
近日,头部公募扎堆调研智能汽车龙头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化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在于电动化和电子化,目前投资界对此预期较为一致。 相关个股上涨主要是由业绩驱动,后市仍有投资机会。■ 余世鹏
公募调研热情高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12日,基金公司(包括公募、私募、产业基金等机构)累计调研次数达到了4010次,而其中公募积极性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调研对象多为科技成长类公司,尤其对智能汽车公司表现出了极高热情。
智能汽车板块龙头中科创达近日召开的上半年业绩说明会显示, 近期前来公司调研的机构投资者接近300家,其中不乏头部公募。
中科创达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6.94亿元和2.77亿元, 同比增速均在50%以上。其中, 智能网联汽车收入增速达到了37.23%。
此外,国内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龙头企业德赛西威也是公募调研的热门公司。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德赛西威接待的机构调研在20次以上。 最近一次调研该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约有180家,其中不乏公募的身影。 调研信息显示,该公司的多屏智能座舱产品已在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等车企的车型上实施规模化配套, 并持续获得新项目订单。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德赛西威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0亿元-3.75亿元,同比增长56.8%-63.4%。
汽车智能化是趋势
一位科技成长基金经理指出,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政策文件,随着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逐渐崛起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了明确的发展趋势。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82%;2030年将达到约3800万辆,渗透率达到95%。
一位智能汽车股票基金经理则表示,当前正值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启动时刻,未来新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汽车智能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大概率不是为了提速, 而是为了开起来更省心、更舒适,所以智能化就非常重要。 ”
该位科技成长基金经理还指出,目前投资圈对智能汽车发展的景气度预期是高度一致的。 但也要看到, 智能汽车只是提供了一个大概方向, 里面涉及到汽车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诸多细分赛道, 且不同环节公司间的业绩也存在差异。 因此, 在景气度预期较为充分情况下,捕捉超额收益的难度并不小。
该位智能汽车股票基金经理还表示,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在于电动化和电子化。 电动化解决的是汽车控制问题,电动汽车架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因为其刹车时的反馈时间更短,更便于自动驾驶。 而燃油车在转向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新能源车板块仍值得投资
具体到新能源车领域, 一位基金经理认为,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板块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 但这基本是由业绩驱动的,业绩和股价上涨幅度也比较匹配。不少公司明年预测市盈率约为30倍-60倍,行业整体增速在40%以上,估值并不算高,该板块接下来仍有较大投资机会。
一位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指出,就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而言, 最为看好的依然是新能源车板块。在技术进步、政策导向、 车型供给等多因素的提振之下, 新能源车行业将步入长周期的高增长。具体来看,重点关注电池环节中的上游资源、电池材料、电芯三大细分领域。
上述基金经理还表示, 电动车板块后市或将出现内部分化, 需要从行业竞争格局、利润兑现情况、估值实际情况进行认真选择,选出表现相对好的子行业。比如有些子行业壁垒比较低, 扩产非常迅猛,未来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情况,导致业绩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相反有些子行业本身壁垒比较高, 行业扩产没有那么快,业绩还是会保持比较高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