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中国戏剧史、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田汉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田汉为其开拓和发展,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日后成为国歌)的诞生,都与上海徐汇结下不解之缘。93年前,在永嘉路上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正是他在上海徐汇发出的又一耀眼光芒。
田汉是1922年9月从日本留学归国踏上上海这块大地的。而后,他创办杂志、成立南国社,成为中国南方推动演剧的先锋。 自此,撑起中国现代戏剧的大旗。
1927年冬,田汉和欧阳予倩、徐悲鸿等40余人在沪正式成立南国社, 并通过《南国社简章》,确定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接着,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南国社主要成员为“培植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远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材”, 一起创建了南国艺术学院。
这是1928年年初, 南国艺术学院在沪诞生。校址就在上海旧法租界西爱咸斯路371号(今永嘉路371弄内石库门大宅),和沿马路的371至381号。 当时,田汉居住于371号底楼。 这条弄堂,总共不过三五幢石库门式的房子。除房东自留一幢外,余下的都租给学校作校舍,于是弄堂口便成了南国艺术学院的大门。弄口上方,横挂的匾额,上书“Academie du midi”一行法文校名,是田汉的手笔。
南国艺术学院有两大特色,即提倡学生自学和学生治校,所以教师不多,也没有一个校职员工,日常事务,均由学生分担。 学院的图书室,实际上不过是两大架日文书籍,是田汉先生的私人藏书,插在架上,供同学们自由取阅,阅后自动归回,既不派人管理,也不需要办理借书手续。
田汉是学院的“灵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的事业中,以自己替报纸编副刊的编辑费来补贴学校日常的开支。他上课最为勤奋,讲学侃侃而谈,今天讲培根哲学,明天又谈莎士比亚和易卜生。 他向学生讲解《元曲选》中的关汉卿、马致远等剧作,有时还会扯到历史和政治经济学。
然而好景不长,是年夏天,中共党员黄日葵被捕入狱,他是田汉“少年中国”时代的老朋友。田汉得知,为他作保。黄出狱后,设法逃亡日本。 作保的田汉遂为法巡捕房拘禁,后设法交了巨款才保释出来。继田汉后,学生张曙也受牵连而被捕。学院又遭法巡捕房搜查,弄得人心惶惶。 而这时,学院入不敷出,连交房租和水电费都困难。
就这样,南国艺术学院成了一所短命的学校,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迫下,随着第一学期的结束即告停办。田汉于艺术教育事业的努力,也到此为止。 此后他的精力,全部转移到写作和戏剧方面。
但不管怎样,南国艺术学院曾作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为中国文艺界培养出诸如演员金焰、陈凝秋(塞克)、左明、唐叔明,演员兼导演郑君里、剧作家陈白尘,戏剧家赵铭彝,作家马宁,音乐家张曙,美术家吴作人、刘汝醴等。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令后人敬仰。 南国艺术学院旧址于2011年12月被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标题导航
- 徐汇区首批“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揭牌
- 图片新闻
- 徐汇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 上海市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公告
- 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各职能组联系电话
田汉:永嘉路创办南国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