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文菁
提起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就离不开鲁迅先生。 鲁迅认为木刻版画艺术“当革命时,版面之用最广, 虽急匆忙, 顷刻能力”。1931年8月,在上海长春路319号, 鲁迅举办了为期6天的暑期木刻讲习会, 向进步美术青年讲授版画创作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 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拉开了帷幕,13位参加讲习会的青年后来陆续奔赴延安进行版画创作和抗日宣传活动。
近日,“薪火相传”木刻讲习所迎建党百年邀请展先后在长春路木刻讲习所原址和文定路画家街徐汇区书画协会汇弘楼展厅展出, 将木刻版画艺术介绍给观众,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绘画作品也唤起了市民抚今追昔的感叹。
在汇弘楼展厅里,木刻版画、布面油画、素描手稿、数码影印版油画等作品内容丰富, 有红色文脉的版画创作,“解放上海”时的画面定格,也有木刻原作,以及充满年代感的静物油画。
“木刻的话可能会有一种拙的感觉,会让人感觉就是这么一种原始的接地气的一种东西在里面; 我觉得跟其他的画种,比如说油画相比有优势的话,一个是它可以印多张,还有一个就是它轻盈。 ”观众汤小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自己也曾尝试过木刻版画。 她认为,人物肖像类的木刻版画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强化个性特征,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和记号。 对有艺术爱好的家庭来说,如果不需要大尺幅的艺术作品,可以选择轻盈一些的版画增加居室的艺术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主任王曜表示,木刻版画的艺术形式其实在中国源远流长。
“跟大众的生活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实际上鲁迅先生他提出振兴木刻的概念呢,他考虑的不单单是中国传统,他考虑到整个一个世界大势,整个中国的一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它需要新的文艺形式,那么版画是他认可的非常典型的一
种方式, 这种典型性表现在它传播比较方便, 对传达一种新时代的精气神,包括表达一种革命性的豪情, 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方式最合适。 ”
据了解, 此次在徐汇亮相的“木刻讲习所邀请展”是该展览的第三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展。 策展人王煜宏表示,如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一切知识都在回忆中,而链接回忆的有物、有遗迹,人的记忆通过它们被唤醒;木刻讲习所的展览项目不仅是对地方性、历史性、红色文脉的传承研究,也是对在多元合作视角下协调、能动、关联的一个新拓展。

- 标题导航
- 徐汇区首批“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揭牌
- 图片新闻
- 徐汇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 上海市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公告
- 徐汇区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各职能组联系电话
“木刻讲习所邀请展”亮相徐汇
立足当下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