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定要焚香沐手方可开卷,更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之经典,其虔其诚,日月昭昭,山河为鉴。嗜书者,犹喜夜读。青灯孤影,心无旁骛,暗黑之夜,鲸吞饕餮。与智者神交,拾捡知识的碎片、思想的碎片,不仅神清气爽,连瘦骨之躯都被打磨得通体透亮。
乐写者,研血为墨、化骨为文, 善思者, 识象达本、明心见性。智者之思如金色箭矢,偶获一羽,即可射杀遮蔽在生命罅隙深处的霉斑与尘垢。好文章,一定能触摸到作者的脉搏和心跳。智者不惑;大水走泥。一行行、一段段纸上春秋,或如远山红叶、宁静致美,或如壶口飞瀑、虎啸龙吟,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 既是安静的又是喧腾的,既是匍匐的又是站立的,思想者咚咚作响的脚步声, 在敲击书房的同时也在震动着读者的心房。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千世界、红尘紫陌。 兜兜转转中,有多少渺小的生命, 如一条随波逐浪的舢舨, 风雨飘摇中活成了迷失的羔羊,落单的孤雁。
杨柳青青, 春水拍岸。 只有摆脱麻木躯壳的束缚, 活泼的思想才会从僵硬的生活状态中复苏生命的本真。 暖色灯影下,蒸腾发酵的痩骨,抖落一身尘埃, 裸沐在无形的精神长河中浣洗灵魂,寄情于清风,忘形于明月,如梦似幻,白色墙壁上映现出长亭碧草、 痩马西风的剪影,宛有一驾青铜车马,踩踏着青石铺就的远古驿道,蹄声得得,一路追赶着拓荒者的脚印,逐梦天涯。
千雀知来岁, 羽振八荒; 一鳞破洪渊, 音鸣霄汉。 书墨流香、清韵声声,能唤醒在文字中躺卧千百之年的释儒道贤, 起身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 正是悦读带来的最大快活。 染坊里出不来白布,积跬步能至千里。站在闪烁着精神光芒的蛋壳上舞蹈,每个虔诚的膜拜者, 都能唱出属于自己的歌。陶行知有言“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厚云能积岸、锈剑也杀青,在时光老人犀利的目光下, 喋喋不休者自会祛聒守默, 而哑巴也终将开口说话。生而有涯知而无涯,一夜寒霜吹瘦石头, 心无旁骛神及八荒。 能做一个叫太阳起床的人,何其快哉!

闲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