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20分钟的午睡, 或能给我们的大脑带来“灵光一闪”。
研究邀请了90名参与者执行一项感知洞察任务, 经过350次试验后, 参与者进入了一个20分钟的午睡环节。 午睡期间,通过脑电图设备监测其睡眠状态。 午睡结束后,参与者继续完成后续的500次试验。 结果显示:
午睡后大多数人出现了“顿悟”:午睡后整体上有70.6%的参与者表现出了“顿悟”现象(即在高噪声水平的试验中准确率突然显著提升); 未午睡的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仅为49.5%。
进入N2深度睡眠阶段表现更好: 那些进入N2深度睡眠阶段的参与者中,85.7%的人经历了“顿悟”,而仅处于浅层N1睡眠阶段或保持清醒状态的参与者,“顿悟”比例则分别降至63.6%和55.5%。
这也说明20分钟的午睡, 尤其是进入深度睡眠,睡得好的人,有助午睡后灵感迸发。 对于做创意工作的人,或者面临棘手问题的人来说,不妨给自己来一场高质量的短暂午睡, 也许醒来后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
同样是午睡,有些人睡起来,活力满满,有些人却感觉疲乏、难受。其实,午睡也是有方法的,没睡好反而伤身。
人体自身的昼夜节律在午后也会出现一个自然的低谷期(“午后倦怠期”),与季节无关,但夏季高温的叠加作用下,这种困倦感可能更为明显。当我们午睡时, 尤其是环境不理想或时间过长时, 醒来后的不适感可能会加剧这种疲惫。
因此,健康午睡记住这5点:
1. 把握黄金时长———20分钟。过短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过长(超过30分钟)则可能起到反作用,研究中采用的20分钟就是个不错的参考。
2. 营造深度环境———昏暗、安静、凉爽。午睡时可以使用遮光眼罩阻挡光线干扰; 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器对抗环境噪声; 穿轻薄衣物午睡, 利用“体温下降促眠”效应。
3. 建立条件反射———固定时间、地点。 规律性能训练大脑快速进入休息状态,提高睡眠效率。
4. 警惕“睡眠小偷”———午餐别太油太甜。 消化负担过重的午餐会显著干扰睡眠质量。 因此要避免摄入油腻、过甜的午餐。
5. 做好时间管理———下午2点前结束。 将午睡安排在下午2点前结束,避免影响夜间正常睡眠节律。
(来源:《健康时报》)

午睡后灵感迸发的关键 5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