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解景昇
楼下餐馆还没开,楼上居民先犯愁。 最近,斜土街道清真路28号周边的居民就遇上这样一桩烦心事,装修中的店铺是家餐饮店,眼看排烟洞口一点点凿开,大伙儿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牵动多方的纠纷在街道多部门协同发力下圆满化解, 为基层治理中平衡商户经营与居民生活需求写下生动注脚。
“楼下要开餐饮店,万一油烟飘上来,我们楼上居民怎么生活? ”日前,斜土街道医学院路居委会通过民情快办平台, 收到清真路28号周边居民反映,居委会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斜土街道管理办和城管综合执法队报告。
“我们不是反对开店,可楼里开饭馆,油烟往哪儿排?”居民代表王先生道出大伙的心声。该商铺就在居民楼下,一旦从事煎炒烹炸类餐饮,油烟、噪声可能直接影响楼上几十户居民的日常生活。
民生诉求就是行动指令。 斜土街道管理办、城管综合执法队第一时间联合区生态环保执法、斜土市场监管所组成专项工作组。 实地勘查时, 城管队员发现现场存在违规排烟洞口,督促施工队填补了管道洞口。 斜土市场监管所前期已在其办理营业执照时,告知相关规定,指导餐饮经营者合理选址、守法经营,依据负面清单告知提醒涉及餐饮不当选址情形及对应法律责任。
为解决居民的烦心事, 斜土街道管理办牵头召开协调会,邀请居民代表与实际经营者就油烟排放、经营业态等问题展开沟通,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 在调解员、社区民警及居委会干部的共同见证下,清真路28号商户二房东与实际经营人正式签署调解协议, 经营方承诺不再在该址从事任何产生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 至此,这起牵动多方的扰民纠纷得到彻底化解。
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由此探索出一套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的新机制。 ”依托民情快办平台,确保群众诉求“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民情快办解民忧
让“烟火气”不扰“安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