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瑾琳 殷志军
2025年初, 某品牌加盟酒店为配套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建设, 亟需提升服务品质并加盟新品牌, 必须整体收回其外租区域。 一些租户因为牵涉到回收成本、补偿金额的问题,与酒店方产生了租赁纠纷, 华泾镇综治中心及时介入,“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保障了酒店升级改造顺利进行。
清退车行顾法理更讲人情
酒店有一家电动车车行,其租赁合同已于2024年年底到期。 今年,酒店升级改造工程开始后,通知车行搬离,却遭到车行老板拒绝,双方矛盾升级。 华泾镇迅速启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请司法所人民调解员与派出所民警约谈双方当事人调解。
调解员了解到, 这家车行的老板夫妻俩多年经营, 在当地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知晓度和顾客资源。 如果搬离此地,夫妻俩怕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店铺,并声称如果一定要车行搬走,就要支付给他们100万的赔偿金,对此,酒店方面也表示无法接受。
调解员首先向老板夫妇释明法律,告知其租赁合同到期后及时搬离是无条件的法定义务,酒店方的要求完全合法。 同时,考虑到车行老板夫妻搬运和另择新处也确实劳力费时,综治中心积极调解,让他们对补偿金的心理预期降到合理价位。老板夫妇终于同意搬离酒店。
网吧退租“情感共鸣”穿透利益堡垒
酒店的一家网吧租户同样是合同已到期, 因前期投入巨大, 投资方担心搬离原址后找不到同等区位的店面, 要求酒店方支付近三百万的赔偿金,双方僵持不下, 还多次因场地使用、 干扰施工等问题引发激烈冲突。 华泾镇综治中心的调解团队运用“一站式”平台汇聚的资源与智慧, 针对双方关于租赁合同、 投资成本和补偿金额等争议焦点, 采取多维度策略攻坚克难。
调解团队实地查看网吧经营现状、 场地位置价值及酒店施工规划。 法官、律师深度剖析双方租赁合同及附属协议的法律效力、权利义务边界、违约风险及责任。 调解团队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理解对方立场的合理性, 逐步软化对立情绪。 之后,调解团队联动“徐汇区商事调解发展联盟”,为网吧量身定制“过渡期减免+新址优先选位”的迁移方案。 最终,经过历时45天的集中调解和现场勘察, 这场涉案金额超百万的租赁合同纠纷, 在华泾镇综治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下成功案结事了。 目前,网吧已于7月15日搬迁完毕,酒店升级工程也顺利推进中。
以上两起案件的圆满化解,是华泾镇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护航法治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司法局专业指导+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多元力量协同参与”的立体化解纷网络,不仅实质性助推人工智能小镇建设,更在市场主体中树立起“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的鲜明导向, 推动企业投资决策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

法理与温情并重
华泾镇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护航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