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小区边上乘地铁,12分钟到了徐家汇站。出站后坐在星巴克门外喝咖啡、 看夜景,又被通往东方商厦的过街天桥吸引, 走上去有一种诗意的腾空感,地面流动的汽车光带像一条奔流的银河,卷进360度光影圈的我感觉太美啦。
光影是激活城市夜空的灵魂。因为有了量身定制的时尚霓裳,众多建筑变得多姿多彩。 漫步在经典老建筑和现代新建筑之间, 商圈的每条马路像T台,我好像在看一场光影模特大赛,对“丽人”品头评足。夜色中生成的光影科幻感更迷人,比如哥特式双塔尖顶的天主教堂矗立在大草坪上,经灯饰装点像捆绑式长征火箭欲飞向星空。于是触发了我浮想联翩,徐汇滨江不是有一座公共艺术建筑叫“西岸漩心orbit”吗?其外墙呈旋转形,亮灯时美轮美奂,颇有嫦娥身上七彩飘带的动感。嫦娥6号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归来时,我特意在这里等待亮灯,感觉这里就是“嫦娥”的家。
徐汇的光影设计主题是“源启,光润徐汇”。无意中我倒读了这6个字,竟然读出了徐光启的大名, 我点赞徐汇人的新创意。徐光启是明朝天文学家,他的墓地保存在南丹路光启公园,与著名的交通大学和钱学森图书馆在同一个商圈,这是古今科学家相聚的一块难得宝地。一个有趣的地方吸引了我的视线。美罗城中心绿地也叫美罗湾, 当下称“湾”的地方,一般都与高科技有关,美罗湾虽小也不例外。 美罗城圆型建筑被科技赋能, 装上3888块4K屏,成为全球首个裸眼 3D 球幕。 看来地上这颗“星”,慕死天上星;夜晚看世界,当来美罗城。
入夜的徐汇风情万种,光影变幻着各种时尚而温馨的色彩。徐汇是电影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每年6月是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的举办期,也是一年中徐汇向世人展示光影的黄金档期。光影里有影视, 影视里有光影。户外有巨幕投屏的地方,循环播放即将上映的影片预告,还有历届电影节、 电视节的精彩回顾,光影讲述徐汇与影视的故事,见证历史渊源与深厚友情。
光影的乐趣是发散的,无处不在。 暑假陪同读小学的外孙女,走进了天钥桥路朵云轩艺术中心和徐家汇体育公园,看“山海秘境” 沉浸式光影展和NBA ON SHOW奇境光影秀,玩出了有趣的“夜感”。传承非遗的上海老皮影戏至今保留在康健社区,女儿家就在该社区,看皮影也让孩子乐不可支。夜色朦胧中的樱花大道被灯光照得曼妙可人,一家人在绿影婆娑中散步。来到万科广场内的灯塔书房,孩子脱下鞋子,在充满童趣的场所找书看书,但见“岛屿”“礁石”“丛林”中人与书的身影频闪。 徐汇的光影、电影、皮影、绿影和书影接地气,美得让人一言难尽。
夜读徐汇,常读常新。 走进有900多个阅读座位的徐家汇书院,我犹如身处繁星闪烁的深邃夜空,想象未来的徐汇光影会更加魔幻。

夜读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