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旺
“这个手势,晃动一下就是‘没有’的意思。 ”“这是‘秘密’的意思。 ”“我们来把这个手势再练习下! ”七月中旬至八月初,每周五下午,徐汇区人民法院的法学阶梯教室里都会传来一阵阵课堂对话。为了能够给听障人士提供更加优质、精细的诉讼服务,保障其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诉讼活动的权益, 根据上海高院部署安排, 徐汇区人民法院从7月12日开始,举办了为期五周的诉讼服务手语培训班, 全院共计30名干警参加了培训。
来自上海市商业人才培训中心的陈金娣担任此次培训的主讲人,带领学员们逐步掌握手语沟通的精髓。培训内容从基础的数字、字母、专业单词到常用的诉讼服务语句,全面覆盖立案接待、 法律咨询、材料递交等常见场景。课堂上,陈金娣手口并用,一步步拆解每个手语动作, 再连贯做出整套动作, 让学员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手语的魅力和力量。
“我之前接待过听障人士,学会了手语,以后就能更顺畅地为他们解答了。 ”立案庭法官李柟笑着说,最终,徐汇区人民法院参训的30名干警均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
区法院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手语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提升干警司法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据悉,徐汇区人民法院会将手语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具体司法服务中,为听障人士提供更加温暖、贴心、便捷的诉讼服务,不断提升残障人士的司法感受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