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旺
近日, 龙华街道周家湾居民区的苏阿姨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幸运的是,得益于96110国家反诈中心的及时帮助和社区民警、 居委的迅速行动, 苏阿姨成功避免了巨额财产损失。
据苏阿姨回忆,她接到了一通以“01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移动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 表示苏阿姨的身份信息和手机号被他人盗用, 并在工商银行开设了银行账户,涉嫌598万元的诈骗案件。 对方要求苏阿姨立即到北京某公安局配合调查, 并提供了详细的个人信息以获取其信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起初苏阿姨保持了一定的警觉性, 但当对方报出她的全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等详细信息时, 她开始半信半疑。由于年事已高,苏阿姨提出在上海公安局处理此事, 但对方坚持称案件发生在北京,只能在北京处理。 随后,对方提出让“警察”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方式与苏阿姨进行笔录。
在第一次视频通话中, 对方身着警察制服并亮出了“警号”,接着骗子将苏阿姨的照片等信息通过视频与其确认, 苏阿姨看到这些信息后已经相信对方是一名警察,于是放下戒备,配合对方。 然而, 就在她即将按照对方指示填写信息时,96110国家反诈中心的电话及时打来,提醒她可能正面临诈骗风险。
刚挂断电话,苏阿姨又遭骗子视频通话的“骚扰”,对方强硬要求她不得中断通话、 独处且不得离开房间,还诱导其填写信息。 苏阿姨察觉异样,拒绝配合并态度敷衍。 骗子转而威胁施压。 关键时刻,96110反诈中心来电,苏阿姨立即求助并要求警方上门。
在最后一次通话中, 骗子对苏阿姨的质疑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耐烦,甚至威胁要停止她的手机号并安排“公安局工作人员” 上门逮捕。 此时苏阿姨的警觉性再次被激发,她果断挂断视频通话并拨打了96110求助。
民警到场接过苏阿姨的手机,迅速识别并查看苏阿姨所填写的资料后,更加确信这是一起诈骗案件。
为了防止诈骗分子继续骚扰苏阿姨,民警在征得她的同意后,帮助她删除了微信好友列表中的诈骗分子账号、 拉黑了诈骗分子的电话号码, 并将她手机中FaceTime的功能关闭。
警方温馨提醒: 广大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在面对自称官方机构或警察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 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应轻易按照陌生人的指示进行转账或填写涉及银行账户、 密码等敏感信息的表格。 合法的调查或处理流程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要求提供此类信息。

“冒充警察!”
96110及时预警,居民免遭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