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会雄 通讯员 陈勇
诈骗需要人设,于是“养号”成了诈骗“利益链”中的一环。近日,徐汇警方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成功侦破一起买卖微信号并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赴外省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作案电脑1台、手机129部、SIM卡64张,目前串并全国同类案件19起,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
近期,市民应先生来到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枫林路派出所报案称,2023年6月,有一女性网民通过校友微信群添加他为好友。看到对方朋友圈展示的奢侈生活,应先生认为该“校友”是一名家境优渥的女子,一日,该女网友在朋友圈表示要报复出轨的老公,希望网友利用老公的理财平台“BUG”进行投资套利。应先生觉得机会难得, 便逐步投入了28万元, 没想到投资如泥牛入海,“校友”也失去了联系。
接到报案后, 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会同属地派出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开展攻坚。 很快, 犯罪嫌疑人吕某落网,然而,吕某并非此次诈骗的“罪魁祸首”。 经审讯,吕某交代曾就职于某网络销售公司, 主要工作是将一百余个微信号包装为成功人士,并加入各种微信群“潜伏”,再通过微信群加好友等方式, 对相关产品进行网络推广, 以达到销售目的。 2023年2月,有人提出要购买这些微信号, 吕某便将自己的五十余个微信号“打包”出售,违法所得共计24万余元。
民警进一步循线追踪, 最终将收购微信号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 张某交代, 大量收购包装过的微信号之后, 有针对性地发送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刷单返利等信息实施诈骗。 截至到案,张某已收购两百余个微信号, 共计获利一百四十余万元。 根据张某的供述,专案组民警辗转全国多地,陆续将“养号”、售号的其余1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警方提醒:这些“包装过人设”的被售卖微信号,很多会流入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裸聊敲诈的犯罪团伙手中。广大市民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警惕。

“校友”提供投资套利良机二十八万元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