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 以往一直往社区食堂打卡的黄老伯好些天足不出户,竟点上熟食外卖了。是烈日阻碍了其前行的步伐? 还是有别的原因? 一日正巧在小区与老伯碰面, 他老人家和盘托出“隐情”,社区食堂开张时品种丰富,味道鲜美,但时间一久,鲜见菜品换新, 常常程式化老一套,吃腻了,连小孙子爱吃的炸猪排也买不到, 只能网上点几个熟食调调口味。
也有一些居民反映,天天吃食堂,胃口肯定“倒”,还是自己动动手,丰衣足食。 曾听一些居民建议, 既然全区13个街镇都有食堂,能否“厨房班底”轮流循环,吃到各社区不同风味,让乏味变美味呢?!
社区食堂是民心工程,总体是深受百姓首肯的。 但要持之以恒保证质量,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还是需各级主管部门多花心思的。“众口难调” 是餐饮难题,“常换常新” 是百姓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百姓期待和向往,就应该是我们改进、优化工作的方向。
主管部门要开展有效监督,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向社会征询意见和为餐饮服务打分。 作为街镇领导,希望一把手垂范,经常能深入社区食堂,看一看,尝一尝,品一品,获取第一调查资料,您就有公正发言权, 决策事项时才能接上地气, 回应民声, 让菜品常换常新变为可能。
如今, 区域内社区食堂实现了“一卡通用”,为百姓换口味、 多处打卡带来了便利, 居民们也可到邻近街道社区食堂就餐,换换口味。 另外, 有关部门每年可组织全区社区食堂技术大比武,让广大市民参与, 评选出各自菜品的“心头爱”……“吃”是最大民生,只有吃好了, 才能精气神十足地从事民族复兴的伟业。 社区食堂是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的最好平台、 明净“窗口”,希望社区食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百姓同频共振,与时代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