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雁
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 在素有山水情结的国土上, 即便是无大仁非大爱的凡夫俗子,对山水也情有独钟,这似乎也成一种“痴”,或者“病”。而我,于山水,可以说是非“病”即“痴”之人。 因此,从地理读本中,纵览天下奇山异水,也别有一番情趣。 在书中,我欣赏张家界的奇峰怪石之美景, 我品读武陵源的神奇故事之精粹。
和同事一起游山赏水,也算是一种福气。 于是乎,我们背上行囊,去寻觅梦中的仙境。 记得曾流传这样一句“格言”:“看山当属张家界,看水必去九寨沟。”所以,我们相约张家界,是为了一睹那梦中的山。可不,这一去,不仅看到了奇山, 也目睹了异水,可谓是一举两得,收获颇丰。
真正熟知张家界,是在众多书册的文字记载中。 在一行一行的文字描述中,我记住了“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张家界。 说来,张家界之所以能闻名世界, 这也应感谢一个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 他的一篇题为《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美文,让张家界走出“深闺”,成了中国山水名胜的代表和典范。 1979年11月,吴冠中到张家界作画,写了这篇文章, 发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报》上。 于是,掀开了张家界的神秘面纱,被认为是宣传推介张家界的第一篇有份量的文章。 文中这样写道:“这次到张家界林场, 却意外地使我非常兴奋,如获失落在深山的明珠。 随林场公路登山, 数个拐弯,地貌突然大变,峰峦陡起,绿树叠翠,这里是湖南真正的桃花源了,立即引人进入了奇异幽深的世界……”奇峰兀立,钟灵毓秀,千姿百态、独一无二,这就是张家界的神秘和秀美。 1993年12月,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张家界游览时, 他写道:“灵峰奇景,重之保之;千秋万载,公民乐之。 ”
张家界,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个梦,一幅画,我再也找不出更美的词语去描绘它。 唯有置身其中,才能识得群山面,才可成为画中人。 行走在张家界,望奇峰、观异石、听鸟鸣、访幽谷,一路仿佛身在画中,踏遍山水犹若走在梦中。 人在画中游,画在梦中留。 相约张家界, 与梦为伴,与画共赏。
张家界, 峰三千, 水八百。奇峰林立, 似人似物, 神形兼备,或粗犷,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 威猛中又带妖媚, 三千奇峰甲天下。 山涧溪流,谷深涧幽,云缭雾绕,纳南北风光,兼诸山之美,是大自然的画廊。 山水相映,气象万千。 集雄、奇、幽、野、秀于一体,汇峰、谷、壑、林、水一色。 此山水,仿佛是经过艺术大师的雕琢,犹如一副天然的水墨画卷。 难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也曾叹道:“功成拂衣去,归于武陵源。 ”
黄石寨,群山相拥,峰峦叠嶂;金鞭溪,怪石林立、奇潭遍布。 此二景,堪称张家界山的代表、水的杰作。

人在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