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洪远
这个周末孩子一家来吃饭, 老妻将一盆热气腾腾的发糕端上桌,瞬间吸引了他们的关注。 孙女尝了一口连声说好,她问我,这是什么东东?老妻接口说, 这是你阿爷从厨师那里偷学过来的,我觉得比在农家乐味道好得多。
上个周日, 老妻和我应邀去浙江农家乐聚会。 席间老板送来一盘绛红色的糕点, 告诉我们这是他新学的红糖发糕,大家尝尝鲜,不过你们每个人都要贡献一条“意见”,阿好。 撕开一口,放进嘴里,松软有弹性,一桌人都点赞,不过于我而言就是太“甜”了,对于高血糖者只能是“意思意思”。
一桌人争先恐后问老板, 这红糖发糕制作方便吗?老板笑吟吟地说,老便当的。 大碗里半斤面粉里加干酵母和2个鸡蛋,掺合35度红糖水,用两根筷子“搅一搅”,不揉面手不沾面,尔后将其置放在锅里涨发一个小时就可。 老妻的同学大红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主, 她追问, 那干酵母要放多少?老板乐了,干酵母袋上说明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只要照着做就可了。
老板说得一点不错。 作为家里资深的买汰烧, 这不揉面手不沾面的操作于我是心领神会。回家后,我依样画葫芦,随手拈来的发糕果然轻松搞掂,如果有变化的话,就是红糖水“免除”了。 这次请孩子家的发糕属于2.0版本,辅料上添加了小块的核桃肉、桂圆肉和红枣肉, 中午用剩的胡萝卜丝也跻身其间,颜值蛮亮眼。孩子一家口味刁,这次尝了我随手学来的发糕,对我是鼓励有嘉。 其实做发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你上点心,按图索骥就可以了, 并不像有的人故弄玄虚说什么“祖传”啦“商业秘密”那么深不可测。我不是个聪明人,在电脑和微信技艺上,孩子们教了“N次”,老是“一放就忘,一做就乱”。
自打2.0版本发糕惊艳亮相后,至今前前后后已经十余次了, 因为容易上手,每次都成功,成就感满满。 给家人换换口味解解馋, 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时代,新生活,作为家里的买汰烧也要与时俱进, 现在人们讲究吃要营养, 自己亲手制作的发糕口感温和、不易上火,远比油煎油炸的食品来得卫生和健康, 也给家庭和自个的晚年生活添加了一点成就感和惊喜,我只想对老同事老同学老邻居说句心里话,2.0版本发糕好吃实惠。 学会不求人,你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