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源
提到糖尿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还停留在这是一种“老年病”,但其实糖尿病离青年人并不遥远。目前,我国18-29岁、30-3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5%和6.5%,甚至出现十多岁的“小糖人”。
超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精神紧张和吸烟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建议具有超重肥胖、 久坐不动、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吸烟等危险因素的青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每年体检一定要测血糖。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人群3倍以上, 家中有亲人患糖尿病的青年人需要提高警惕, 每年体检测血糖。
青年人得糖尿病的原因你中招了吗?
除遗传因素外,2型糖尿病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现代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 饮食、运动、作息不规律,这些都为糖尿病的早发埋下了隐患。
超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中心型肥胖(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与糖尿病关系更为密切。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24.0-27.9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近年来上海市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上升趋势明显, 分别达到33.0%和11.7%。
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共同促进了肥胖。 高糖高脂的食物所含能量高, 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就会导致肥胖。 此外,运动不足,特别是上班族久坐不动,容易造成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会导致血糖升高。
当代都市青年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过度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导致长期精神紧张,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血压持续升高,影响胰岛功能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吸烟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机制。 如果已经得了糖尿病,吸烟会加重对眼、神经、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定期筛查很重要这些人群需注意
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或空腹血糖正常, 餐后 2 小时血糖 7.8-<11.1mmol/L,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队伍十分庞大。 据统计,18-29岁和30-39岁人群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27.3%和34.2%,其中有33%-65% 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的不明显, 很多病人直至并发症发生,身体出现异常才去看医生,这常常导致4-7年的延迟诊断。 上海市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为57.18%和51.31%, 超四成的患者还不知道已患病,更别谈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 病情发现、控制得越晚,病情越不可逆,身体的损伤就越大, 甚至会造成截肢、失明、肾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
因此,存在超重肥胖、血脂异常、 久坐不动等情况的青年人,建议每年体检测血糖、 血压和血脂。此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 3.43倍, 如果家中有亲人患糖尿病,更需要提高警惕,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年体检测血糖。
控制指标稳情绪吃动结合是王道
首先, 青年人应每年体检测血糖、血压和血脂,特别是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血糖一般控制在空腹血糖<6.1mmol/L, 餐后2h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总 胆 固 醇 <6.2mmol/L,甘油三酯<2.3mmol/L。
其次,工作学习再忙,也要坚持定时定量用餐, 均衡摄取谷类、肉蛋类、蔬菜水果类、奶制品和油脂类食物。每日热量分配建议碳水化合物占 50% -65%, 蛋白质15-20%,脂肪20-30%。减少糖果、蛋糕、 高胆固醇和油炸食物的摄入,多选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坚持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小于5克。 戒烟限酒,每日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g。
注: 酒精量=酒精含量(% v/v)×饮用毫升数/100×0.8
再次, 如果已经属于超重、肥胖人群的青年人,需逐步减至正常体重,即BMI介于18.5-23.9。提倡晚餐后1-1.5小时可进行适当运动,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心率最好保持在每分钟(170-自身年龄)。
最后,还要稳定情绪哦! 保持心情平和能够稳定血糖,不良的负面情绪易导致内分泌紊乱。
(来源: 上海疾控)

超重、久坐不动、压力大、情绪不稳……
年轻人群也要注意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