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印
退休后这几年, 没少在上海小住。 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除人多车多、 摩天大厦多和深感消费高、工薪高,穿着华丽、时尚新潮,引领国际新航标等优越之感外, 就是她的酒吧文化。
上海衣着打扮时尚,有引领作用, 可以与北京同日而语,甚至略胜一筹;吃的比北京有讲究, 也会吃懂吃研究吃,各种小吃名目繁多,值得一尝,虽有些菜类吃不惯,但可以适应; 住的问题房价不在北京之下,户型合理,居住温馨,宜居且康养;上海出行方便,飞机、地铁、高铁、轻轨、磁浮、轮渡、公交、出租车、电摩的,任其选用,得心应手。 有人曾比喻———上海犹如一杯色彩绚丽的鸡尾酒或精致浓郁的多味咖啡,味道甚美。
确实, 在上海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就是去那些风格各异的酒吧街、 咖啡屋、茶室,它们不仅典雅时尚,更充满浪漫情调。
衡山路有上海最热闹的酒吧街,前衔淮海路,后接徐家汇,沿街满是异国情调。沿衡山路前行,周边尽是酒吧,入夜时分,马路霓虹闪耀,夜生活满眼皆是。
随意选个角落, 要一杯威士忌或苦咖啡,没有吵杂,听着轻音乐, 无论独处或有约,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些外观看起来像美洲西部的小酒馆,其实都是酒吧,尽可与友小酌,与情人缠绵。 有些酒吧还时常举办女士之夜,免费送红酒给女士品尝。 一些爱尔兰风格的酒吧,还有意营造乡村氛围,意在给来者带来更新鲜的感觉,并有舒缓的民谣低回弹唱。 这时你尽可品味各色酒类, 体验浓郁的蓓蕾之感。 喜欢跳舞的可登上吧台,不喜欢吵闹的可以去院子中在小石凳上坐一坐;喜欢优雅的,可选择清静的咖啡屋,约来朋友倾心私语,找回轻松愉悦,自在消闲。
喜欢舒心的, 又想得到气氛渲染, 可选择洋房、花园、露天高脚座位,慢慢擎举着鸡尾酒,或喝着可口饮料,也同样别有一番好心情。
常德路195号的常德公寓, 是当年张爱玲的寓所———爱丁顿公寓, 也是最具魅力的酒吧。名为酒吧,实为书屋,无论白天或夜晚,都有一种朦胧的独特韵味。 我喜欢去那里享受时光, 还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是英式情调的“茏莎”,也或是美国风格的“波钵街”,还可能是温馨怀旧的“时光倒流”,甚至是爱尔兰风情的“欧玛莉”,还是些许的中西合璧的“百代小楼”……总之,印证的全是老上海的味道, 流淌的都是老上海的气息。
那一间间商铺、酒吧,那一家家咖啡馆、茶食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小”。 小店面、小桌椅、小摆设、小玩意,样样家什,小巧玲珑,古朴典雅,虽同在一个闹市取静,却别有洞天,立身独处。
这几年,我去徐家汇没少在那里喝咖啡、品热饮,要么来壶绿茶、吃点冷点,与时光独处,平心静气,沾一沾时尚风潮,秀一秀海派风范,也算是与上海“潮人”相随并行了。

上海的酒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