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梦婷
在疫情及外围动荡局势、人民币汇率贬值、美联储缩表预期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市场情绪低迷。
今年4月底,A股时隔14年再度打响“3000点保卫战”,与此同时,中美利差出现倒挂, 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对全体投资者带来严峻挑战。 进入5月,政策呵护信号日趋明显, 国内疫情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近日外围市场大跌,A股更是走出独立行情。 有观点认为,在内部环境显著好转的大背景下,情绪底或已出现,后市继续低迷不振的可能性下降。 那么经过前4个月的调整后,市场是否即将迎来转机?在当前市场风格下,“固收+”基金还适合投资吗? 年初大涨的农业板块投资价值如何? 地产、消费行业短期内还有投资机会吗?
东方基金许文波认为, 市场经历前期充分调整后,当前所处的位置或已具备较高性价比。当前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疫情继续恶化可能性较低,企业有望进入有序复工复产,盈利端担忧有望逐步消除。 金融委维稳已表态托底市场信心,当前市场总量估值和结构估值接近历史底部,在流动性危机缓解后有望能够吸引长期资金流入。目前市场或已至底部区域,后续等待疫情缓和、宽信用落地,稳增长新旧动能并举依然是主要线索。
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前上海疫情仍在持续,社会面清零尚未实现,北京等其他地区疫情也有苗头。 全国疫情蔓延加剧了对消费端的拖累, 产业链生产端部分复产但仍有担忧, 这导致市场对经济预期和盈利预期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海外通胀高居不下, 美联储鹰派加息使得市场对流动性收紧担忧加剧。 情绪低迷也带来基金赎回和新发压力。
今年以来投资人被市场影响, 越来越谨慎,也有不少恐慌情绪,我们认为现在应该转换思路,开始乐观一点,看看市场的变化。短期来看,市场可能还会在震荡或者小幅调整,但是空间应该可控,稍微长一点来看,现在或许是较好的位置。
未来几大方向仍然值得关注: 首先是先进制造,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价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类公司有无制造产出,以及产出的效率如何。如果制造产出的效率非常高, 那么这类公司就具备很好的价值。消费方面,市场更看重的是品牌的稀缺性。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就会追求更好效用的东西, 我们比较侧重于关注这类公司的品牌升级、稀缺性等角度。
从整个市场来看,很多人追逐所谓的新兴产业、科技产业,也就是各个行业中特别强的公司,实际上,这类特别好的公司,从价格和价值的角度来看,都具备很好的机会。 总之,市场更倾向于价值和价格都比较好的公司。 (转编自搜狐财经)

- 标题导航
- 区领导到相关街道指导“疫情防控扫尾清零”工作
- “推进徐汇规划建设、土地高质量利用”视频会议举行
- 区领导到部分菜场和超市实地察看复商复市情况
- 图片新闻
- 上海立法:“场所码”“数字哨兵”有法治支撑,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
- 区领导实地检查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和恢复运营情况
- 上海立法:“场所码”“数字哨兵”有法治支撑,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
- 枫林集团聚焦安商稳商全力做好疫情期间企业服务
- 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扫街、敲门”专项行动
- 图片新闻
东方基金许文波:市场或已行至底部区域长线观望明后年“固收 +”产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