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新华
五年来,在中共徐汇区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在监督工作、执法检查、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引领和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 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 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担当。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四史”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激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贯彻区委部署,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区大局中谋划
坚决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共徐汇区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的意见》, 组织学习培训, 开展专项自查,督促各部门、街镇和相关单位落实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将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 助力绘就徐汇发展蓝图。 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开门问策,组织代表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
(三)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奋进动力
完善工作制度。 及时做好制度立、改、废工作,先后制定关于区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公民旁听区人代会和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区人大代表工作等制度。 加强机关队伍建设。 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分设人事工委和代表工作室,成立人大机关党组。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大调研等活动,倾听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
(四)完成两级人大代表换届工作,为徐汇基层政权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贯穿于区、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全过程。 强化组织领导,在区委统一领导下成立区选举委员会,在全区街镇、大学、部队、市级和区级机关成立21个选举工作组和148个选区选举工作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要求。 加强一线督导,常委会领导密切联系各选举工作组,通过上下沟通、分片走访等形式指导解决疑难问题。 推动数据赋能,为基层减负增能。 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常态化防控方案和突发疫情应急预案,立足全流程环节把控,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平稳有序完成换届选举各环节工作, 全区80余万选民参加选举,顺利选出324名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2名华泾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松劲
(一)特殊时期更显担当,共同铸就抗疫合力
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非常时刻展现人大特殊责任担当。 主动作为,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 在市人大作出《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后第一时间贯彻落实。 常委会赴街道社区、商场宾馆、建筑工地等开展检查,确保法律措施落地生效。先后走访园区、企业,推进复工复产复市、防疫和疫苗接种等工作。 启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执法检查,形成《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意见》。凝心聚力,人大代表携手抗疫。 在抗疫斗争中,人大代表全力参与疫情防控, 始终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凝聚整体合力,在危急时刻体现了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持续跟踪,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调研本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参与市人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跟踪检查疫情防控审议意见落实,督促区政府提升应急防控能力。聚焦就业需求、园区创业、就业援助等内容,关注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长期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题调研,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
(二)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落实区委关于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 向职能部门反馈问题建议,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加强计划和预决算审查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成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围绕审计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对“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资金使用开展跟踪监督,对旧住房综合改造资金使用开展听证。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好用好人民共同财富。 制定《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 支持区属国资国企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规范国资收益归集资金报告工作,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三)持续推进依法治区,凸显良法善治优势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普法工作。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弘扬宪法精神,依法作出“八五”普法和“十四五”依法治区决议。 支持审判权、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行使。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 围绕区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区检察院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开展专项监督。依法开展对区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监督情况报告,实现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全覆盖。
三、始终坚持践行初心、为民履职不懈怠
(一)坚持人民至上,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
优化议题选择。 先后对本区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等21部法律法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改进检查方式。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暗访暗查。注重监督实效。运用专题询问等方式,抓住关键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
(二)打造更优环境,助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上下联动,围绕风貌保护贡献徐汇智慧。在市人大立法调研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发出“徐汇声音”。汇聚各方力量,为践行新时尚提供徐汇样本。 围绕落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连续三年从不同侧重点切入监督检查, 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明察暗访,为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 坚持久久为功,用法治力量守护碧水蓝天。 推动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用最严格的法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立足长远发展,推动城区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 组织代表对市、区两级重大工程项目及综合交通建设开展视察,配合市人大“一江一河”立法调研。 补齐治理短板,助推城区精细化管理。 针对道路设施、建筑立面等重点,调研“美丽街区”建设,不断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三)找准问题症结,持续推进民生福祉改善
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听取群众对“邻里汇”嵌入式养老、长护险试点、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助力数字化背景下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调研不成套职工住宅、小梁薄板等老旧类型房屋,督促加快实施进度,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 推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对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培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高考改革情况开展调研,对区属公立医院公益性财政保障、医联体建设、医保热点问题、中医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等开展监督。 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检查《全民健身条例》和《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贯彻情况。助力社区治理内涵不断拓展。围绕社区治理品牌建设等,开展多方参与社区治理调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提升特殊群体服务保障水平。 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
四、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停步
(一)拓展制度化实践,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落实“三联系”制度。制定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听取并反映代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为市代表、区代表参与“满意在徐汇”走访和信访接待做好服务。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参加各类调研。 规范代表工作机制。组织代表走进企业院校听取民意诉求,届内完成全部区人大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工作。
(二)推进广覆盖参与,汇聚更多民意诉求
夯实街镇人大工作基础。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规则,听取街道人大工委阶段性工作报告。推进“家站点”平台赋能增效。实现各街镇“代表之家”及其延伸点全覆盖。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全力推动田林街道办事处等4个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并选择永嘉新村、漕开发园区作为立法联系点重点单位,形成“4+2”徐汇模式。
(三)搭建高质量平台,拓展民主主渠道
丰富活动形式,完善线上服务,让常委会与代表之间、代表与代表之间的联系互动更便捷。 汇聚专业资源,成立9个市代表工作小组、5个区代表工作小组, 为代表履职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四)讲好徐汇故事,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成效
坚持市、区代表“民意接力”。 每位市代表固定联系3-5名区代表,建立市代表联系社区时区代表共同参与、两级代表联手调研等机制。积极宣传展示代表风采。加强代表履职宣传,形成示范效应。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拍摄履职宣传片《使命与担当》,集中展示本届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实绩。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对如何开展新时代人大工作,更好发挥人大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概括起来,就是要发挥好“四个机关”的积极作用。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人大“政治机关”意识。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地把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保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准人大“权力机关”定位。要始终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持续完善民意表达平台载体,健全民意吸纳、汇集机制,努力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
三是必须树立争创一流意识,履行人大“工作机关”职责。要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按照人大法定权限、程序、方式,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大局,积极作为,为徐汇软实力提升贡献智慧力量。
四是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展现人大“代表机关”作为。 要始终坚持民生导向,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穿全过程,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为保障群众参与奠定基础。
未来五年,区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市、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建设“卓越徐汇”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按照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的要求,深入推进人大各项工作。
二是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 标题导航
-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22年1月8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徐汇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
- 政府工作要做好“两个平衡”
-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
- 在“实”字上下功夫 夯实基层治理生态
- 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培养卫生人才 让百姓得到实惠
- 充分发挥专业精神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投身自主创新发展
- 科学制定方案 加强党建引领
- 走访回应群众呼声 解决患者看病难
- 落实“双减”政策 转变育人方式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2年1月6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