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香玉)1月6日,区政协举行“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打造城市现代化治理标杆区”专题协商会。区委副书记沈权,区委常委、纪委书记何雅,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习挺松,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候选人高天, 区政协副主席候选人王淳出席会议。高天作区情通报,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候选人施斌主持会议。
在专题讨论中,魏建平、陆文军、高峰委员围绕进一步推进徐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提出了探索社会治理体系有机化、强化社会治理的目标导向、发动“年轻长者”参与社区治理等建议。 孙元浩、姜锋、彭丽娜、俞进委员针对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议题, 不约而同提出了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建议推动政府数据体系化建设、 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风险感知与应急处置、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深化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 李磊、钟颖、张静宜、兰云科委员围绕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提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加装电梯、 推进新建保障性租赁房屋顶部光伏建设、 治理工作凸显区域特色、 提升社区食堂服务能级等建议。李骏、颜维琦委员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针对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合作式治理和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社会治理献计献策。梁露薇、李昊委员也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认真聆听了委员们的发言后,沈权、习挺松、高天进行了积极回应。沈权还特地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欢迎委员们多沟通、多联系、多提问题。高天从“城市”和“人民”两个角度做出回应, 表示将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整体化、系统性、全要素、全周期统筹推进,同时将人民作为有活力、可依靠的工作力量。 习挺松从坚持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数字思维和群众思维四个维度作出回应,同时对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
沈权表示,委员们的发言议题聚焦、调研深入、建议专业,协商体现了高水平。 他指出,未来五年,围绕建设“卓越徐汇”的目标, 委员们要重点围绕三个关键词精准建言、务实献策。
一是“三旧”变“三新”。 我区明确了“135”的任务表,通过老旧住房更新改造,将优质的公共资源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向基础薄弱的地区倾斜,以小区面貌的改变,带动社区意识、 认同的增强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
二是数字化转型。 徐汇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通过党建引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和基层社区力量,激发各类主体创造力,共同建设“两张网”,把治理数字化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是基层民主协商。 徐汇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街镇“有事好商量” 基层协商点和“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还拥有“满意在徐汇”这一具有30年历史的优秀品牌。要用好这些平台, 围绕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拓展基层协商,深化基层民主探索,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全社会有序参与。

- 标题导航
-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22年1月8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徐汇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
- 政府工作要做好“两个平衡”
-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
- 在“实”字上下功夫 夯实基层治理生态
- 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培养卫生人才 让百姓得到实惠
- 充分发挥专业精神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投身自主创新发展
- 科学制定方案 加强党建引领
- 走访回应群众呼声 解决患者看病难
- 落实“双减”政策 转变育人方式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打造城市现代化治理标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