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姚丽敏)1月6日,区政协举行“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题协商会。 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出席会议并作回应,区领导赵懿、邹小兵、高世昀、方雷、俞晓红出席会议。高世昀作区情通报。
协商会议题分为城市生活与教育文体两大板块,王波、黄宇、厉笑影、葛信晔、陈梅、郑培永、张志锋、杨晴红、方燕荭、郑崇选、林毅、马伊琍、符莉、梁山、许东、任国宾等委员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医疗体系建设、打造文体高地、 创新社会治理等问题踊跃建言、积极献策。
委员们建议, 要持续深化人民城市建设,聚焦精细化治理,下足“绣花功夫”,让包括残障、老年等特殊人群在内的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加强教育文体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大力弘扬海派文化,打造徐汇区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建立医教研管各要素紧密型医联体,打造区域“智慧急救”示范模式,推进中医进社区。
针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方雷表示,委员们的所想所盼也是政府的所思所谋, 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有力推动了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当前徐汇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将持续发力,在高原之上建高峰。
钟晓咏针对委员们的发言从三方面进行了回应: 一是全面推进“三旧” 变“三新”,托牢民生工作“底板”。
“三旧”变“三新”是徐汇“十四五”社会民生工作的重要牵引, 也是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关键举措。 我区将继续自我加压,坚持全覆盖、强投入,坚持专业化、系统性,坚持全要素、一体化,统筹推进旧改、美丽家园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等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提升城区软实力。
软实力是实力之基, 我区将把增强软实力当作硬任务,充分认知、激活、重塑软要素,做强文化赋能,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徐汇文化C圈”,推动教育、卫生等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打造徐汇软实力的品牌标杆。
三是提高精细治理水平, 全面提升城区形态功能。
我区将着力完善交通功能,落实“一纵一横”交通“大动脉”和交通新干道建设。提升环境品质,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在细微处见温度,实现街区增色、公园增绿。 引领数字治理,以治理数字化牵引城市治理现代化,建强数字底座,深化“一网统管”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现代化治理标杆区。

- 标题导航
-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22年1月8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徐汇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
- 政府工作要做好“两个平衡”
-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
- 在“实”字上下功夫 夯实基层治理生态
- 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培养卫生人才 让百姓得到实惠
- 充分发挥专业精神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投身自主创新发展
- 科学制定方案 加强党建引领
- 走访回应群众呼声 解决患者看病难
- 落实“双减”政策 转变育人方式
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