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政协主席 胡敏五年工作回顾
一、坚定政治站位,广泛凝聚共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定期向区委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将政协年度协商和监督计划嵌入区级决策层面, 定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三重一大”和党风廉政工作。 建立机关党组,在政协全会、委员集中培训期间设立临时党组织,将中共党员常委在政协履职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2. 深化学习教育,坚定共同理想信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联合市政协开展专题研讨,举办理论知识竞赛,《徐汇政协志史稿》成功付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访企业、社团和困难群众千余家,反映问题建议428条。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举办“以歌听史”活动。
3. 庆祝建党百年,坚定矢志奋斗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举行“永远跟党走———徐汇区各界人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会”,举办“海派之源中的红色基因”委员读书活动、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联合书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徐悲鸿版画展”等系列活动。 组织党史专题学习研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4. 弘扬团结民主,坚定合作共事初心。发挥政协统战职能,加强与党派团体的合作交流。 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深化与港澳台委员的联谊,做好少数民族界、宗教界人士联络服务工作。 关心支持政协之友社工作。
二、围绕中心大局,深入协商议政,为徐汇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1. 助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城区数字化转型。 办好2019年、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言”政协论坛,助力徐汇被市政协经济委确立为“人工智能高地建设长期观察区”。 召开“推动城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专题协商会,区政协在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作主题发言,分享徐汇经验。
2. 助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围绕徐汇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等中心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围绕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设“T计划” 等落实情况, 发动专家委员监督议政,将区委交办的“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任务列为政协“一号重点课题”,举办区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解读会,各专委会围绕“行政服务中心3.0”等课题献智出力。
3. 助力落实“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蓝图擘画。 围绕“十三五”规划落实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听取区委领导专题通报,考察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和艺术传媒产业新文化、新地标。围绕“十四五”主题,举办专家咨询会, 开展3场专题议政会,121名委员参与线上线下协商交流。
4. 助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发起方,与宁波市、湖州市、绍兴市、合肥市、南通市、盐城市搭建“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联合联动平台,连续三年围绕区域间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经济委联合民建、工商联界别,调研徐汇民营企业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5. 助力促进全面依法治区。 与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联动,组织委员参与立法协商工作。主席会议常态化听取监察体制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介绍, 持续开展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对口协商。发挥特约(特邀)监督员作用。
三、扎根基层一线,勤勉履职为民,为人民城市高水平建设出谋划策
1. 聚焦民生事业,提升城区软实力。连续三年跟踪直管公房管理难题,形成《关于提升我区直管公房管理工作若干建议》的调研报告获区主要领导肯定、市领导重视。 围绕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医疗卫生改革等课题开展对口协商。推进市民满意食品安全城区建设工作,组织专项视察监督活动。 围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形成的社情民意被市领导批示。
2. 聚焦城区面貌,推动精细化管理。围绕“垃圾分类”, 召开委员论坛和提案督办会, 与区政府主要领导协商“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建设情况。 开展“架空线精细化整治工作”专题视察,组织40余名委员深入社区调研,助力我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成功收官。围绕“邻里汇”建设,多界别联合举行实地考察。上百名政协委员先后分3批11条路线开展巡查, 为我区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区贡献力量。
3. 聚焦生态环境,强化监督实效。开展“打好碧水保卫战”专项民主监督,联合六部门和四街镇组建工作协调小组,搭建起政协民主监督的全套流程。 召开常委会会议,区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听取委员建言,形成《关于提升我区河道与排水管道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4. 聚焦基层治理,推动委员下沉。在全区13个街镇成立“有事好商量” 基层协商点,挂牌“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并鼓励有条件的街镇设立基层协商延伸点。推进全国、市和区三级政协委员有序下沉,有效赋能基层治理。
5. 聚焦民生民情,增强工作效能。完善提案工作制度体系,出版《提案工作实务手册》。 五年共收到委员提案1081件,经审查立案992件。围绕86件重点提案,分管区长牵头召开专题促办会27次, 立案提案全部办复。评选并表彰优秀提案70件。五年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426篇, 报送市政协2785篇,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市各区政协中长期名列前茅。
四、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1. 建强学习载体,丰富活动形式。每年举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会,举办“委员讲堂”“委员沙龙”等特色活动,推进委员读书活动,建设线上线下“汇书院”读书矩阵,实现13个街镇全覆盖。 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学习会27场, 开展业务培训13次,建立政协学习“云平台”,基本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
2. 强化服务保障,激发履职热情。建立科学评价系统,做好联系、提醒、督促工作,提高委员履职积极性。 落实落细主席、常委走访委员制度,上门走访委员356人次。 加强对新进委员的培训和对离任委员的关怀,积极宣传委员荣誉与风采。突出常委表率作用,开展常委述职工作。 完善“汇言”政协应用型智库。
3. 投身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向全区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委员投身防疫工作。与市政协共同举办“汇言”政协论坛。各专委会牵头举办6期“汇言”委员论坛,形成6篇专报均获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全体政协委员为抗击疫情共计捐款捐物1500余万元,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1327篇,其中42篇建言被全国政协采用或市领导批示。
4. 投身脱贫攻坚,贡献政协力量。动员委员加入徐汇“百企帮百村 携手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 38位委员及委员单位参与扶贫,募集爱心捐款及基金超亿元。委员打造的“爱苗仕”品牌,帮助对口云南红河州屏边县苗族妇女“抱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委员发起的“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行动, 带动一批青年企业家连续8年深入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捐资捐物、援教援医。
五、狠抓自身建设,淬炼品牌特色,激发专门协商机构效能
1. 以创新党建为引领, 汇聚党建联建合力。构建起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各尽其责、无缝衔接的党建工作体系。 创建“徐汇政协党建联盟”,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2家委员单位党支部签约共建, 相关工作经验获“学习强国”选登,在市政协专题会议上交流发言,并作为基层政协党建优秀案例向全国政协报送。
2. 以落实制度为保障, 着力建设模范机关。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学习体系。优化专委会工作规则, 实行专人专岗、“工作助理”等机制。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制度,完成机关党支部两次换届选举工作。
3. 以引人育人为基石, 精心锻造实干队伍。 科学谋划干部的交流、提拔、任用,选派干部深入抗疫、扶贫一线,服务全区重点工作、重大战略,在一系列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实践中增强机关干部干事能力。做好沟通协调,服务委员更好履职尽责,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4.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 推动履职出实出新。五年磨一剑,形成有徐汇特色、政协特点的七大履职标识并汇编成册。创建党建联盟,强化智库论坛,建立提案督办工作闭环,推进“协商于民”品牌建设,做优“委员学习会”“委员讲堂”,成立徐汇政协“汇书院”、书画院,首倡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联合联动,其中“汇言”智库论坛入选“上海政协系统优秀工作品牌”。
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党的建设有待加强,服务区域创新发展、高效治理、改善民生的举措有待创新,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委员作用发挥有待提升。
主要工作体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发挥好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中共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政协成为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心聚力的“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
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前提。 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政协委员,为委员履职赋能, 着力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新时代委员队伍。
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五年的实践中,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开展到哪里, 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政治协商聚焦大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努力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
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强大动力。 要做优学习培训的“主阵地”,扩大凝心聚力的“朋友圈”, 充实人才队伍的“智囊团”,打造协商为民的“连心桥”,构筑服务徐汇发展的“共同体”,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党的建设,开创思想政治引领新局面
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召开。
二、助力“卓越徐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围绕卓越功能,聚焦提升“两极三区”能级等凝心聚力。围绕卓越创新,聚焦优化科创策源体系等汇智协力。围绕卓越品质,聚焦民生薄弱环节等献计出力。 围绕卓越人文,聚焦公共文化等群策群力。围绕卓越治理,聚焦法治城区、社会治理等,强化“协商于民”品牌建设,助力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履职能力,展现协商议政新作为
深化理论学习,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委员履职能力。 增强协商本领,推进委员队伍和智库建设,提高同党外代表人士、政府职能部门、界别群众等群体的协商能力,把专业建议转化为政策选项。加大履职实践宣传,扩大政协工作影响。
四、强化自身建设,彰显新时代政协队伍新担当
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方面制度机制。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专委会、界别、街镇政协委员工作联络组等工作力量。加强机关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政协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 标题导航
-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22年1月8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徐汇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 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
- 政府工作要做好“两个平衡”
-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
- 在“实”字上下功夫 夯实基层治理生态
- 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培养卫生人才 让百姓得到实惠
- 充分发挥专业精神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投身自主创新发展
- 科学制定方案 加强党建引领
- 走访回应群众呼声 解决患者看病难
- 落实“双减”政策 转变育人方式
政协徐汇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1月4日在政协徐汇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