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九年前我在《徐汇报》上发表过一篇小文《致女儿的信》,那是女儿满18岁时应学校老师的要求,让家长给孩子写的一封信, 承蒙编辑的厚爱在副刊上给登了出来。 我在信中写道:“从今天起爸爸将要放开你的手,在你身旁默默地祝福你, 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预祝你高考成功! ”
七年的大学生活让女儿你变得更加成熟了,你参加了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转眼之间,我心爱的女儿要出嫁了。 而今“洞房花烛夜”是你人生的第二次大喜事,老父为你喜极而泣。当我再次挽起你的手,把它郑重地放在女婿手上的时候, 我感觉到与第一次的放手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次真正的放手, 是一个男人放给另一个男人的手,那是一份重托,一份期望,一份生命的传承。
女婿是河南开封人,考入上海大学读研究生,与女儿是同校不同院的校友。 当女儿与男友初期相处时曾经征询过我的意见,是否有地域之见?我的回答很明确:只要你们是真心相爱,哪里人,不重要。
当新冠疫情还处于比较严峻时,亲家提前一周从开封赶来上海参加儿子的婚礼,我对亲家说:“您俩娶媳妇,我嫁女儿,其实,您俩又何尚不是嫁儿子呢? ”是啊! 女儿和女婿的新家安在上海,我还是经常可以与他们见面的, 亲家可难得与儿子儿媳见面的呀。 所以说,养男养女娶媳嫁郎都一样。
女儿回门的那天,我谆谆告诫女儿,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婚前书画琴棋诗酒花,俩人山盟海誓,那是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婚后七字都变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婚姻从形式表象上来看,是一个新的家庭的产生,但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责任啊。 否则,那有七年之痒之说呢?我又对女儿说,女婿是独生子,每年的春节你俩都必须回去探望公公婆婆, 这是老爸对你们的嘱咐。 女儿、女婿乐了,说:“老爸,您放心吧,我们三人成立一个家庭党小组吧,我们选您当组长,一切都听小组长的。到时,我们带您一起回老家。”我也乐了。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老夫那能跟着你们行走一辈子,只要你们有一份孝心就足已。 只要孩子们幸福,那就是我一个人的盛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女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