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殷志军 图/资料
去年初, 他在徐汇汇弘楼成功办展, 其中的生肖虎画气势恢宏、维妙维肖, 被赠予抗疫英雄; 为纪念上海开埠180周年,他又把目光聚焦“土山湾”,三易其稿,终成佳作, 不日将亮相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回眸———上海百年纪事》 上海人物画苑第2季作品展———
打磨“土山湾”人物构图
元旦这天,沪上知名人物画家奚文渊将一幅《土山湾》人物画作为迎新作品微信记者,只见竖构图三联画以“功昭日月”土山湾牌楼“压轴”作为骨架,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左侧上方“悬挂”印有土山湾Logo的古钟、好似敲响历史沉睡的记忆;中轴表现的是“土山湾”历史上的开创者、历任主持者以及从这里走出来的杰出画家。 画家以他擅长的水墨人物画技法精心塑造了画馆创办人范廷佐(西班牙)、中外教师马义谷(意大利)、陆伯都、艾而梅(法国)、刘必振(字德斋)、范世熙(法国)、翁寿琪(法国)、安敬斋(爱尔兰)、葛承亮(德国)、马相伯;以及中国近现代著名美术家徐咏青、周湘、丁悚、杭穉英、张聿光、张光宇、雕塑家张充仁、木雕大师徐宝庆和任伯年、徐悲鸿、刘海粟、陈抱一等人物群像,以人叙史,向读者来展示土山湾画馆的百年历史。 左侧铺陈的是梳着清朝辫子的土山湾学子钻研西洋画的艺术场景,还有吹吹打打鼓乐队等;右侧为土山湾孤儿学习照相制版、 印刷、座钟制造、木雕和唱诗等活动。《土山湾》一画用线描和水墨两种技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约八十余人,其中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就多达22人。 无论从构图、线条、色彩明暗以及人物仪态举止等“精雕细刻”,堪称佳作,值得细品。
铸就百年上海“血与火”篇章
2023年是上海开埠180周年,海派文化是通过开埠逐渐发展起来的。去年在文史学家的提议下, 上海人物画苑的12位知名画家,将表现历史面貌视角延展到1843年开埠起点。 这次画展第2季17幅作品演绎上海开埠各种景象,作品都是高220厘米,宽120厘米大画,人物众多、气势恢宏、金钩铁划、笔墨酣畅,自上海开埠起一直画到上海世博会,把百年余上海沧桑在宣纸上铺陈出来。 据了解,17幅作品一路沿土山湾、商务印书馆、江南制造局、辛亥起义、五卅运动、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上海孤岛、肇嘉浜、曹杨新村、高考———1977、浦东改革开放、上海世博会,画家们以历史真实为出发点, 用艺术嗅觉、触角和超越时空的观察方法,概括、强化、渲染,加之精随艺术造型基本功,铸就180年来上海人民血与火的篇章。
追寻“土山湾”文化印迹
为何钟情“土山湾”? 奚文渊说,与徐汇结缘由来以久,自己原先单位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在徐汇区, 以前多次在徐汇学习、考察、交流书画艺术。从网上及手头资料发觉, 土山湾才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 为此,奚文渊多次实地参观土山湾博物馆, 收集了这方面许多资料,他说:“土山湾真正被国人熟知,归功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 土山湾牌楼惊艳世界, 让世人去回眸百年土山湾文化印迹。 ”奚文渊说,从1864年至1934年这70年间,土山湾孤儿院收养了约2500名孤儿,为解决生计问题,于1872年开设了土山湾画馆。画馆引进较为全面和正规的西方美术教育方法和体系, 近百年间,有三百余名学生脱颖而出,其中不乏中国现代美术的先行者和启蒙者,既开创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河,又翻开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奚文渊接着说,此次除了《土山湾》, 还创作了一幅《商务印书馆》,共两幅作品参展。为画好《土山湾》三易其稿,不断与同行交流心得,正式开笔,历时半个多月。 奚老师说, 以镇馆之宝———土山湾牌楼作为主轴构图,画作整体就立了起来,当然,题材涉及宗教内容颇多,较难把握。“三联画”难度最大的是居中的图,即土山湾创始人,杰出艺术家的资料考证和构图,好在网络时代,查找资料便捷,加之土山湾博物馆的实体课堂,去了数次,一待就是半天,为创作提供了无限灵感。 中国、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担任浦东新区政协书画会副会长的奚文渊说,上海书画家,画山水、花鸟居多,画人物的少。我们人物画苑的12位画家都有着丰富的人物画创作经验。去年元旦,我们推出首批9幅作品,取得不俗的成绩,今年元旦,我们12位书画家又推出了第二批17幅作品来回眸上海百年(现因疫情延期展出),作品究竟如何?评判权还在于广大观众。 奚文渊热忱欢迎诸位关注画展具体开展时间,到上图实地领略上海百年文化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