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支持抗疫,妻子觉得与其无所事事奥熬时光还不如找些事情做做。 不愿意消停的她坚信:快乐居家应从美食始。于是她捡起荒废了10多年的“旧好”:自己动手做些糕点美食来为自己快乐居家增色。
她翻出了当年在老年大学学习时发的《点心制作教程》和自己精心记录的旧本子。 她认真看,仔细揣摩,还时不时翻看抖音上的专题介绍,还煞有介事地念念有词。 深知她禀性的我暗想:看来她真要大干一场了。 其后发生的一切,果然证实了我的预想:她先是找来了不知藏在哪里的微型电子称,量杯、温度计,还有搅拌器、粉碎机、蛋清和蛋黄分离器、和面机、大功率烘箱等一大堆物件。
有了硬件还得有符合要求的食材。 由于封控期间不能采购到合适的食材, 很会融会贯通的妻子竟然就地取材, 找出了家里现有的高筋面粉、糯米粉、奶粉、椰蓉、酵母、黑阳稣、鸡蛋、糯米粉、黄豆粉、大枣和坚果等食材,对着《教程》上的“明文规定”按部就班地操作了起来。 为了做成自己爱吃的蛋糕和面包, 她会按照不同的品种细细地称量各种食材和水的配比, 其精心的程度,还真不亚于实验室里科技人员。写作之余,我常常会斜睨这边厢:量器前的她,常常是瞪大眼睛,左思右想,对食材的加加减减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哪个配比出错,就会影响“产品”的效果和口感。
在她的精心鼓捣下,还真让她做成了牛奶椰蓉花式面包、软麻花、黑巧克力燕麦脆饼、意大利馅饼、红糖红枣发糕、酒酿馒头、驴打滚、烧麦、煎饺、大馒头、米饭饼、自己擀皮的煎饺、酒酿米粉糕和油条等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特别是那个她早就想吃而没有如愿的“驴打滚”的制作,还真让她费了不少查资料,看视频的功夫。 有了“掌握资料”的底气,于是她就用家里仅剩的糯米粉和十分稀罕的黑洋稣,如法炮制出了她想象中产品外形,在香气扑鼻的黄豆粉滚一下,这个松软类似于干汤圆的美食还真像是驴在打滚。 在旁观看的我惊得目瞪口呆:驴打滚的名称原来是这样得来的!
为了记下各个品种的制作过程,她还经常打断我的写作,让我为她的制作过程进行摄影和摄像。 还气宇轩昂地说,要吃也得做点啥啊! 被说得满脸通红毫无还手之力的我,只得乖乖地举起相机,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谁曾料想,她竟然还会将这些图像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的邻居、同事和同学分享制作过程的乐趣和色香味俱全的美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隔三差五有不断换品种的“精美食品”出炉,经过她朋友圈和抖音群图文并茂的“散布”,竟然也刮起了一股“跟学潮”。 她还通过微信和电话,详细为大家答疑解惑,还毫无保留地隔空演示自己的分步制作过程。
为了让邻里间的高龄老人也能够享受自己做点心的快乐,妻子还慷慨地将自己的“作品” 送给牙齿不好的老年邻居。于是,她常会拿出每天所作品种的一半的量,送给小区里的老人,另一半留自己边吃边总结经验,并在下一次的制作时不断优化程序以提升制作水平。
五一节里,她将有限的高筋面粉做成了两个“红糖红枣发糕”不仅松软,还特别美观。 由于事先已经答应了两户“无牙老人”,于是她只得咽了口水咬咬牙,让我将仅有的两个发糕趁热去“闪送”。 乐得两户受赠老人感激地说,五一节里吃到邻居自制的松软发糕,实在是太开心了。
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DIY的妻子,在“小区封控时期”快乐居家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小制作快乐了邻居, 和谐了邻里。尽管用积攒下来的珍贵食材制作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每当邻居们通过电话和手机视频来表示由衷的谢意时,一向低调的她竟然会因为有了这样的意外收获而高兴得孩子般地眉飞色舞起来。

快乐居家美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