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辉
“孩子太小,一个人去隔离我怎么放心得下? ”
“即使有感染的风险,我也要照顾我妈。 ”
“我老婆孩子在这里我得过来陪着他们。 ”
家是温馨的港湾, 而疫情肆虐之下,一些家庭不幸中招,有的是夫妻被感染,有的是孩子被感染,有的是老人被感染……不管是谁被感染, 总让亲人牵肠挂肚。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治疗,更需要在生活和情感上获得家人的贴身照顾和支持。
针对这些情况,位于徐汇区的白猫方舱团队经过讨论,结合现有条件适时推出家庭舱服务,让在这里隔离的家庭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春天发生在白猫方舱爱心满满的故事。
李童童(化名)小朋友的妈妈之前在其他方舱就诊, 来到白猫方舱的当天他就不停询问能不能见到妈妈, 他爸爸对工作人员说孩子一直牵挂着妈妈, 希望方舱能协调其母亲转移过来。 接到求助信息后, 方舱指挥部立即与区疾控中心联系,多方协调后,李童童的妈妈第二天顺利转移到这里, 一家人在白猫方舱团聚。他们说,疫情以来一家人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团聚,没想到在这里团圆。之前忧虑、恐惧的情绪烟消云散,家人的陪伴是他们战胜病魔最好的良药。
吕圆圆(化名)小朋友只有4岁,她的父亲和爷爷因为被感染, 先来到白猫方舱隔离。几天后,吕圆圆也不幸核酸检测出阳性, 区疾控中心把情况告诉了指挥部,指挥部立即通知她父亲做好准备。当车子停稳以后, 独自随车而来的圆圆在人群中看到了爸爸, 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跑上前去拉住了爸爸的手。在这一刻,见到爸爸就是她最大的慰藉。当工作人员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的时候,她的爸爸和爷爷连声表示感谢。
而对那些没有陪护的患者, 指挥部和患者所在地街道取得联系, 了解单独进舱的原因, 掌握他们的情况, 迅速行动,特殊情况特殊照顾,安排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志愿者陪同入住, 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病毒无情人有情,白猫方舱团队推出的家庭舱、爱心舱服务, 让这个春天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白猫方舱指挥部表示,哪怕是在最吃劲的时刻, 每一个小群体都应该得到保护,方舱防控管理要科学、精准、亲和,让他们既得到科学的救治, 又能感受到温暖的照拂。
据悉,在这个工作方针指引下,白猫方舱第一时间建设家庭舱, 开启家庭收治模式,允许一家人共用一个房间,允许孩童、老人患者携带陪护人共同入住。开启家庭收治模式至今,白猫方舱共有165个家庭舱投入使用,收治的10岁以下孩童有近80名,有近500名患者能够在家人的陪伴下共度难关。 及时开启的家庭收治模式获得入住患者的点赞和认可,顺应了患者的期待, 为接下来的诊疗工作打好了基础。

家庭舱! 爱心舱!
近 500 名患者在家人陪伴下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