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全会指出,要为国担当、勇为尖兵;要抢抓机遇、走在前列;要把握规律、创新实干;要广聚英才、充满朝气。 一是打造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地,坚持党管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二是打造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坚持自立自强,实现算法与模型能力、算力、语料等关键要素的自主可控。 三是打造高端产业引领标杆地,深化全栈布局,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提高区域经济贡献度。 四是打造垂类模型场景示范地,突出应用导向,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五是打造全量集成生态承载地,优化要素供给,支撑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打造开放有序治理实践地,完善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向善。
全会要求, 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当好科技创新“排头兵”。要当仁不让、勇担使命,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更大作为。 要强化创新协同, 抓好高质量孵化器建设, 创新大学科技园合作模式,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要提升创新效率,聚焦“转化-孵化-产业化”全过程,针对痛点改革制度和机制, 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分领域、分阶段加强政策供给。 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要按照中央“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把主要经济指标紧紧抓在手上。 要细化工作颗粒度, 聚焦规上服务业、招商、土地、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等重点领域,日日盯进度、月月见成效,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跑好城市更新“接力赛”。要“快”,把握好土地收储、 出让、 建设的节奏,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抢则抢,让“建设新徐汇”更加可感可见、 振奋人心。 要“好”,聚焦老百姓安居宜居,坚持围墙内外、建管并举,提升城市更新的品质。要“稳”,强化底线思维,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办好民生治理“暖心事”。要始终坚持财力一分增长、民生一分改善,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更可持续。要一手抓公共服务供给,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一手抓解决群众诉求, 深化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片区治理”,做实企事快办、 民情快办等工作,实现12345工单量、信访量持续“双下降”,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 种好党的建设“责任田”。 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新时代党建新高地”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理论武装,创新深化基层党建,锻造忠诚、干净、 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为“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全会第二次会议上,曹立强就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 做好近期工作提出要求, 扎实推动全会部署落地见效。要在市委领导下,对照区委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全员行动抓落实、 雷厉风行抓落实、凝聚合力抓落实,为全国、 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全力抓好“四稳”工作。 要落实好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各项任务,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要按照预排节点, 高度重视、投入精力、深化研究,全面对标对表, 强化战略布局,注重开门编规划。 保障城区安全有序运行。 要牢记“100-1=0”,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好政治安全, 落细落实季节性的安全工作。 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回头看”,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要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努力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实际成效。
全会表决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区委委员、 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区纪委委员,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法院、检察院党组书记,其他市管干部,各部委办局、 人民团体负责人,街镇党政负责人,区属国企党组织负责人, 部分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等列席会议。 市有关部门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来源:区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