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我参观了由巴金故居主办的“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 看着展板、展柜上的一封封巴老与挚友们的往来书信, 我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话也远没有普遍,人与人之间沟通联系, 大多是靠书信。
书信与当今微信沟通交流不同。微信多以叙事为主, 讲清楚什么事就完了。而书信除了叙事,还有抒情的意味在里头。冰心比巴金大四岁,巴金一直很敬重这位知心的姐姐。一九九四年五月, 巴金书赠冰心大姐,曾这样写道: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如此抒情的表达, 是发自内心的,并且跨越时空与声音的有限,作为印证展现在当今人们的面前,使我有幸能从书信中体会到真诚、信任和强大的爱。
不只是抒情,书信背后也藏着一份深厚的关切与惦念。 作为老友,李健吾先生与巴金在七十年代的那段特殊时期失了音讯,一九七七年的某一天,当他得知巴金的问题终于到了解决的阶段了,兴奋不已,睡不着觉, 凌晨三点写信给巴金:昨夜采臣来,欢谈许久。他告诉我,有关你的最新的大致情况。 我兴奋之余,不能入眠,吃了安眠药,还是在清晨三时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写信……但是最愉快的,还是你的问题终于到了解决的阶段了……(李健吾1977年4月26日致巴金信,《李健吾书信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当李健吾多方打听,获得巴金当时的住址,将这封信寄到他手里,我想我无法体会到巴金内心会怎样的激动。他在回信中说:你三、四点钟就起来给我写信,而且又去把消息告诉克家,你比我自己还激动, 这说明你的关心。我感谢你的友情。在困难的时候才看到真心。我已习惯于沉默, 习惯于冷静,但是我要把我对朋友们的感激的心情带到坟墓里去(巴金1977年致李健吾信,《巴金全集》第23卷第227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当我看到这些书信稿件,不禁感叹人生能有这么在乎你的朋友、这么深厚的友情是多么幸福呀!

2025-07-21 总第1839期
上一期下一期
书信里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