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姚丽敏 朱昱伟 施昱辰
7月17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做客《夏令热线》栏目。 王华与主持人海波共同接听市民来电与前方记者反馈,实时连线职能部门与属地街镇负责人,直面老旧小区改造、夜间经营扰民、白蚁侵扰等民生痛点,以“马上就办”的态度推动问题解决,让民生诉求在“听”与“办”的闭环中落地有声。
小区改造遇烦恼 多方协力保进度
上广记者实地探访长桥街道罗秀新村与罗秀二村发现,自今年2月启动“美丽家园”工程以来,小区道路多处开挖,形成明显坑洼,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此外,频繁停水停电影响居民生活。 居民叶女士来电表示,原定6月下旬的沥青铺设屡次延误,施工尘土飞扬,加剧生活不便,希望工程改造能尽早完工。
据长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停水问题, 街道会提前通过楼道公告和业主群通知,并对特殊困难群体点对点关爱,减少影响;同时,计划三季度完成雨污改造后恢复路面。区水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补充, 已督促有关公司加快施工,承诺7月底完成管网工程及道路摊铺,确保路面平整,并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减少扬尘。
王华在直播中就工程延误向居民表示歉意,并强调,在推进“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协调效率。他指出,针对居民反映问题必须压实责任链条,区相关部门要与市自来水公司建立日调度机制, 责成施工方强化施工管理,建立施工节点预告制度。 针对今年全区100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任务,王华特别要求举一反三,强化部门协同和群众沟通机制,把“让群众可预期”作为重要工作标准。
联动整治夜间经营扰民探索商居平衡长效机制
居民朴女士反映新乐路一处餐厅深夜播放节奏强烈的音乐,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复兴西路的一家酒吧则被张女士投诉存在深夜噪音及垃圾乱扔问题。 居民们均表示,尽管前期整治曾短暂见效,但经营方未能持续遵守规范,多次出现回潮现象。
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与城管部门已对新乐路该商户开展联合执法,实施夜间管控措施,要求商家提交承诺书,并派驻第三方保安固守以确保承诺兑现。针对复兴西路该酒吧,市场监管部门与城管部门已就相关问题分别立案, 目前案件正在依法推进。同时,街道正通过居委搭建商居协商平台,促进经营者与居民直接对话。
王华指出,平衡夜间经济与居民权益需建立长效机制,单纯依赖执法难以根治问题,必须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烟火气”与“宜居住”双赢,执法部门要精准出击,依法处置形成震慑; 街道要搭建常态化议事平台,引导商户与居民通过协商达成互谅。
同步处置两起施工问题投诉区长专项督办
居民韩先生反映,先前在九隆电力公司施工路段因未固定钢板滑倒受伤, 至今索赔无果;陈先生反映,罗城路龙吴路至东泉路段因园南中学扩建、 植物园调蓄池及道路拓宽工程同步施工,存在土方车逆行、建材占道、扬尘污染等问题。
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核实具体点位,联合属地街道与九隆电力公司沟通,核查情况并商讨赔偿事宜,虹梅街道等相关单位将配合跟进;罗城路区域涉及多项工程,计划8月下旬完成学校门口至龙吴路路段北半幅施工,2026年春节前整体完工,期间将加强文明施工,确保车辆冲洗到位、减少扬尘。区教育局、漕河泾街道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核实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扬尘管理,做好文明施工。
王华强调,针对韩先生的情况,需先明确责任主体, 由区建管委和虹梅街道协助协商赔偿。对于罗城路区域, 建管委要加强多项目科学组织,注重施工安全,公安、街道等单位要联动规范土方车通行;教育局、建管委要核实工地不规范行为并督促整改,加强动态管理与长效保障。 他要求建管委举一反三, 加强全区建设工地管理,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和出行的影响。
系统治理共享单车乱象政企协同破解“潮汐淤积”难题
针对市民集中反映的交通大学地铁站4号口早高峰共享单车“潮汐式淤积”,高峰时段频发车辆刮蹭的现象,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也进行了现场直击: 划定停放区与蓄水池区域均被数百辆单车挤占,部分车辆侵占盲道致行人侧身通行。此外,宛平南路龙华医院公交站、日晖绿地门口斜土路、大木桥路人行道等地也存在类似乱象,影响行人通行。
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已对共享单车企业提出徐汇区内单车投放数量限制,并要求企业用电子围栏和大数据优化投放;后续将联合多部门加强重点区域高峰巡查整治,强化长效管理,引入智能设备推进非现场执法,提升治理水平。 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交通大学地铁站因临近地铁、学校、商圈等,共享单车需求大,将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停车区域布局,设置文明宣传指引, 督促企业优化投放与清运机制,同时,依托片区治理平台加强巡查治理,联动多方主体倡导市民规范有序停放。
王华指出,政府部门与共享单车企业需协同规划,对重点区域实行“一点位一方案”;要加强科技赋能,强化日常管理,协调各方力量在高峰时段规范车辆停放, 并引导市民养成良好习惯。他指出,中心城区道路和停车资源有限,需平衡需求与管理,通过系统施治,在保障绿色出行便利的同时,维护公共空间秩序。
区区联动整治跨区桥洞乱象快递占道顽疾需破解
居民张先生反映,中通快递公司占据华泾镇老沪闵路3号桥下桥洞辅道分拣作业,现场盒饭垃圾堆积、员工随地便溺,周边气味刺鼻、行人被迫绕行,夜间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华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快递点服务徐汇、闵行两区,因跨区特性存在管理盲区,此前徐汇已加强辖区内的保洁与城管执法,但由于跨区问题,单方面整治易导致问题向另一区转移。 目前, 徐汇区计划与闵行区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治理该区域, 同时立即对现场环境进行整治,确保周边环境有序。 镇城管中队相关负责人补充,该点位快递量大,堆物、装卸货已影响辅道交通,虽未直接发现随地大小便现象,但已协调环卫加强清扫。
王华指出, 解决此类跨区问题必须两区联手,要主动与闵行区相关方面对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督促中通快递承担主体责任,规范停车、堆物,杜绝不文明行为。 王华明确表示,将对该点位开展彻底整治并定期“回头看”,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环境与通行安全。
当天还有多位市民通过“夏令热线”反映民生问题,相关部门及区领导针对问题作出回应并明确处理方案。在整场直播中,王华始终围绕“民生无小事”的核心,既强调“责任链条要压实”,以日调度、 节点预告等机制确保民生工程不打折扣;也注重“协同治理要提效”,通过区区联手、政企协同打破管理壁垒; 更践行“共建共享要落地”,以议事平台、数据赋能等方式让居民、企业等各方力量都成为“治理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