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专业广播设备

观摩古代航船模型

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和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徐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脉。 这里被誉为“生活着的百年上海”,见证了国人“最早看西方”。 上海第一大天主教堂、第一个近代图书馆、第一个自然博物馆、第一个天文气象台、最早的彩色玻璃艺术等都在徐家汇。
今年5月起,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周末少年之“百年”游学》带领青少年穿梭于徐汇地标性建筑,用“六个百年”,串联建筑课堂、历史教材,横跨藏书、教育、气象、广播、音乐、航运六大领域,带领少年行走在百年的课堂,体验徐汇文脉。
百年书香涵养童心
徐家汇是上海近代图书馆发源地。“周末少年”首站走进徐家汇书院,以“探索百年藏书,点亮少年梦想”为主题,借“光盒空间”,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的贡献及上海近代出版史, 深切体会徐汇中西交融、书香绵延的文化底蕴,通过现代技术感知徐家汇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演进, 畅想未来图书馆。
百年教育塑造成长
在徐汇,有着一所160余年校史的徐汇中学。“周末少年”以“百年校史启新篇”为主题,开启学校参访之行。少年们走进崇思楼与汇学博物馆,参观张伯达老校长办公桌、马相伯馆等遗存,于小礼堂和汇学长廊感受岁月和教育初心。 此外,他们还在重德楼体验担任“小老师”,参与课程研发,在历史与现代碰撞中,激发教育传承的责任担当。
百年气象启迪梦想
徐家汇还是中国大陆首座百年观象台所在地。“周末少年”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在1872年始建的观象台内,以“揭秘气象预警追风逐梦”为主题,探索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 感受近代气象事业的历史积淀与光辉岁月。科普课堂上,同学们从二十四节气到现代卫星技术,系统了解了气象演变,模拟观测记录。在传统与科技交织中,拓展了视野,在心里种下探索自然、追寻科学的种子。
百年声光聆听信仰
今年是上海解放76周年。“周末少年”走进广播博物馆, 聆听1949年上海解放历史原声,重温红色记忆。他们通过体验录音流程,深切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在广播战线的卓越贡献。在小荧星校区、声乐工坊,孩子们以童声演绎古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声波中聆听城市记忆,在艺术与技术交融中见证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
百年旋律感悟强音
项目成员还来到衡山路上的百代小楼,一起解码国歌诞生地历史。 在小楼内,同学们通过观摩钢丝录音机、 胶木唱片等文物历史岁月的痕迹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在“红色金曲拼图挑战赛”中破译红色密码, 聆听手风琴乐团用五首经典曲目串联百年奋斗历程, 红色基因随着乐声深深扎根于少年们心中。
百年航运共赴未来
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少年们在百年建筑中纵览中国古代航运史。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董浩云的传奇人生,大家感受航运智慧,体悟古今更迭。在“航运百事通问答”“海上丝路接力”等环节,同学们对比古今航运变化,畅谈其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在心中播下建设祖国的梦想种子。
探秘光启文脉、启迪科学梦想、聆听红色信仰,活动在“六个百年”中构建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场景, 让孩子们全方位领略徐汇百年文化,在心中种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种子,静待未来生根发芽。 (来源:团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