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超群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一幅画卷始终鲜艳如初,那是关于家的味道, 关于一顿晚餐的故事。那些年,黄昏时分, 家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柔和,厨房里飘出的香气, 像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温暖, 悠悠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晚餐, 不仅仅是一日三餐中的一顿, 它是家庭情感的凝聚,是心灵停泊的港湾。
小时候, 晚餐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 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犹如一位魔法师, 将简单的食材变换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她熟练地烹炒煎炸,每一动作都蕴含着对家人的爱。 父亲在一旁充当着得力助手,择菜、切菜,偶尔两人还会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 那眼神里有岁月静好的温柔, 也有对生活的共同承担。而我,总是那个迫不及待的小馋猫, 一会儿探头进厨房,问一句“好了没”,一会儿又趁大人不注意, 悄悄用手指蘸取一点调味汁, 偷尝那份即将出炉的幸福。
餐桌, 是我们故事的舞台。 晚餐时刻, 灯光柔和, 食物的香气和家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世间最温馨的画面。 我们会分享一天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学校的趣事, 还是工作上的小成就, 甚至是路上偶遇的一朵奇花异草, 都会成为餐桌上的话题。 父亲会耐心地解答我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母亲则微笑着倾听, 不时插话,鼓励我们表达自我。计划明天,回味昨天,晚餐不仅滋养了身体, 更滋养了心灵, 让我们在忙碌与平凡中找到归属感。
然而, 随着年龄的增长, 那些画面似乎渐行渐远。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如同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把人们的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成年人的世界里,晚餐往往简化为一份外卖,或是因加班而错过, 或是为了健康而省略。减肥、健身、加班、应酬……种种理由背后, 是对家庭晚餐的无奈妥协。孩子们呢,他们的世界也被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填满, 放学后的时光在书本与屏幕间穿梭,晚饭或许只是学校食堂里匆匆解决的一餐。
曾经那份团圆的温暖, 那份围坐一桌的幸福感, 似乎正随着时代的变迁, 慢慢地淡出了许多家庭的生活。 我们得到了效率, 却失去了那份慢下来的温情;我们追求了便捷,却丢失了亲手烹饪的乐趣和家人共处的珍贵时光。晚餐不再仅仅是一餐饭,它的消失, 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种传统家庭文化的悄然流失。
但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我们仍能偶尔按下暂停键, 重拾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传统。 让餐桌再次成为家的中心, 让晚餐成为亲情的纽带, 让我们在忙碌与奔波之余, 还能找到一个角落, 安放那份对家的眷恋, 对生活的热爱。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家的温暖与亲情的陪伴, 永远是人生旅途上最宝贵的财富。
消失的家庭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