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殷志军 徐喆衎 李瑾琳 图/陆翔
2024年8月8日,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在落户华泾镇后迎来了首批929位建设者。告别有着七年默契的建设者们,搬到全新建设的龙吴路2088号新址,这个新“家”不仅将迎接新的伙伴,也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9月4日,记者来到这个新“家”,先睹为快。
一进门,“欢迎回家”的标语清晰可见,旁边的活动区域,餐桌座椅摆放整齐,大屏的电视机安装到位,活动室里还有阅览区域、日常生活用品区,甚至还有两台缝纫机,小缝小补都可以。 二楼一整面墙展示了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近年来所获得成果和荣誉,党员之家、会议室等布置得温馨有特色。这次还为工友们添置了篮球场和健身运动区,让他们下班后时光更加充实。新启用的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 搬家Copy不走样, 几乎是平移原有的所有设施,最多可住5000余名建设者。华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许梁洁告诉记者,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延续了原有的“1+6”的管理模式,一名党支部书记+6人团队,保障建设者之家的顺利运营管理。 而此次建设者之家落户华泾镇,从组织部门到华泾镇政府各部门,从图纸设计到最终软装建设等,都倾注了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各界社会人士的关注和关心。在建设者之家服务了整整七年的宝宝阿姨蔡莉萌志愿者服务队也跟随着来到新“家”,继续服务着工友们。
目前建设者入住实行实名制管理,一人一档。在工友们入住的1个月左右里, 运营管理团队每天一早就要开始忙活开了,烧好一大桶开水,让工友们可以带上,也方便夜班回来的工友早饭需求;下午3点到5点,又是一个高峰期,正值日夜班交替的时刻,直到晚上8点, 大家还在忙碌……为了解决建设者们吃饭难的问题,一直在积极协商,期望能联合社区食堂,提供送饭菜上门服务,让工友们吃到热乎有营养的饭菜;还需要添置洗衣机,秋冬到来后,解决他们洗衣的问题;开设卫生站点,保障工友们的健康安全。“我们虽然和他们接触才1个月不到,他们向我们反馈的问题,我们都在尽力沟通解决。 ”宝宝阿姨告诉记者,“这些建设者很多都是刚刚来上海的,五湖四海都有,他们为徐汇的建设挥汗如雨,希望这里能成为他们在上海的‘家’,让他们能尽快融入这座城市,感受来自上海人民的温暖。 ”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临近,9月13日,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将组织开展中秋活动,包括市集、文艺演出、现场咨询等内容,这些活动更是得到了区总工会、区慈善基金会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不仅送文艺演出下基层,还有慈善捐助中秋月饼给工友,让建设者们在上海过一个祥和友爱的中秋节。
回想起从去年11月开始从龙华搬到华泾时的搬家事宜,宝宝阿姨感慨万千。“哪怕东西再小,都是捐赠者的心意,对工友们都是有用的,就像风油精和防蚊水,都用得上。”为此,很多个夜晚宝宝阿姨拉上女儿,和志愿者们抓紧打包,光书籍打包就是花了不少时间。 新的建设者之家, 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书籍、一张张建设者们欢颜笑语照片、一间间规整划一的工友宿舍,都凝聚着所有人的汗水和心血。 现在,龙吴路2088号的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新址,已经在百度、腾讯和高德地图中有了定位,导航直达,也期待着有更多建设者来到这个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