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瑞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出公差是啥意思, 说直白点就是派你去干活。
最乐意到炊事班帮厨,协助做点洗菜、淘米的辅助活。 轮到周三帮厨开心, 因为连队一周安排吃两次肉, 其中一次是周三中午。 那时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4角4分, 每过一年增加一分。 两年兵役制,多当一年兵, 伙食费最高也就是一天4角6分。 所以在生活上很艰苦, 炊事员把肉片切得很薄、量也少, 而且是和自己种的卷心菜一起炒, 肥肉跟菜梗难以分清; 炊事员打菜的勺子一抖,往往掉下的是肉片, 盛在碗里的多是蔬菜。 帮厨可以多吃一点肉也开心。
出公差其实苦差最多。 比如炊事班的煤炭快烧完了,连队不派车,组织战士出公差去挑煤。 小煤窑距离连队大约有10来里地。 我在上海也挑过担, 那是买煤球或煤饼, 和大弟一起扛回家的,充其量就100多米的短距离。 在四川挑煤走山路且又远对我是考验, 我挑的煤和农村兵一样多, 咬紧牙关硬是把煤挑回了连队,虽然落在最后也是收获。 晚上擦身,一看肩膀磨破了皮。 后来我经常抢着出公差去挑煤,学会了换肩挑轻松多了,还在路上哼着“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的小曲,一副模样让人分不出我是城市兵还是农村兵。
那个年代部队自己办了一座砖窑。 每次出窑,连队都要出公差。 当年大部队在重庆执行任务,苦了我们留营人员,半月一次的公差少不了。 我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 一次也不放弃出公差。 凌晨5点起床到砖窑, 虽然砖窑早已熄火, 但出窑的砖块仍然较烫, 没有专用工具, 用连队食堂的长板凳倒背身上装砖, 一趟又一趟从窑上背着到窑下。有一次我直接用手托着10多块砖倒背下窑,磨破了衬衫,汗如雨下。
每个连队养猪种菜也是当年部队的普遍做法。 一天,小山坡上的连队猪圈传出猪的嚎叫声, 原来饲养员是个老兵,和班长是湖南老乡。他说在家养猪, 在部队也养猪,连枪都没摸过。他有情绪不喂猪, 猪饿了当然要乱叫。 班长对我说, 你出次公差去喂猪。 从猪圈回来,我要求班长干脆出“长差”吧,我来当饲养员。 班长说先试试,不行就回来,我再派人干。 我下定决心养好猪, 在猪圈里干了8个月, 因夏天赤脚打扫猪圈, 一只脚趾被感染肿胀,后来滚脓出血,解放鞋穿不进去了, 我用绳子把胶鞋绑扎在脚上继续干。 母猪生小猪,我夜里住在猪圈照料。 我交班时大猪小猪48头,多了10头。
军营是一个大熔炉。 虽然出公差不是当兵的全部,但它像一把火能助燃。 你把自己当作一块铁投入,就能变成一块钢出来。 雷锋是“出公差”的典范。 王杰也是因“出公差”,辅导民兵训练发生意外,舍生忘死牺牲了。我入伍第一年评上了五好战士,第二年初当了班长、入了党,同样与“出公差”有关,只想着自己是上海兵缺少吃苦经历,就抢着“出公差”多磨炼。
多年前我回了一趟老部队,整个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炊事班没有了,每个营设立了就餐中心,团部直接配送饭菜。 新营房每个班有带抽水马桶的厕所。 不由想起过去全连只有一个厕所,各班要轮流出公差打扫卫生。 当年大部队在外,我曾经留守营房。军区首长温玉成经过成渝公路,准备顺道来视察部队。得到通知,我出公差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跑步到团部大门口列队迎接首长。 温玉成当过40军军长,长津湖一战中威震敌胆,英雄战将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军营出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