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居民外迁回搬、拆落地改造、历史风貌复原等宝贵经验。
近日, 徐汇区天平路街道首个成套改造项目顺利收官,位于襄阳南路429弄1-5号的云水别墅小区完成原拆原建,居民家中的装修也正陆续完成, 最快春节后就能搬回“老房”,住进“新家”。
69岁的吴继敏阿姨即将成为云水别墅首批回搬的居民。日前,记者跟随吴阿姨来到正在装修的老房子,建筑外部新漆的浅灰色外墙上镶嵌着白色条纹装饰,楼道内干净整洁,地上的马赛克砖和木质地板正分别进行清洁和打蜡。而最让吴阿姨激动的就是总算有了属于自己家的厨房和卫生间,“虽然面积有限,但空间都是自己的了。 ”
去年, 上海完成29.6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今年这一目标又进一步提升至31万平方米。 徐汇区近年来重点开展“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今年预计将推进4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云水别墅作为衡复历史风貌区内保留历史建筑成套化改造的案例, 探索出了居民外迁回搬、拆落地改造、历史风貌复原等宝贵经验。
炒菜时,厨房会“天降白糖”
云水别墅建造于1938年,内部结构复杂,公共区域狭小拥挤,存在墙面斑驳开裂、管线老化杂乱、 蜘蛛网遍布房屋角落、亭子间幽暗潮湿、楼梯又窄又陡且没有独立厨卫等各类问题,居民生活极为不便。
吴继敏从儿时起就同父母在此居住,见证了云水别墅历经数十年风雨后,房屋条件一步步走向衰落。 此次成套改造前,她一家三代共五口人在这里居住。虽然面积有近60平方米, 但从一楼到二楼的房间,需要经过公共楼梯才能进门。“卫生间每两层共用一个,至少4-5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 早上大人上班、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门口都要排起长队。 ”吴继敏说。
更让人“崩溃”的是先天不足的墙面。“就是把烂泥、稻草和板条拼接起来的墙面,没有砖。”吴继敏说,泥墙遇到大雨天必然漏水,不仅漏到床上让人晚上无法入睡, 还会让墙壁像酥糖一样, 手一摸就沾满一手的泥灰。炒菜时,厨房天花板还会掉下白灰,“像白糖一样往锅里掉,只能一只手炒菜,一只手拿锅盖侧着挡在锅上,不然就要‘加菜’了。”
“老鼠、白蚁、蟑螂一直有,夏天厨房里还有鼻涕虫和跳蚤,一到黄梅天墙壁就会霉烂。”为了保持室内干燥, 吴继敏常年都要买除湿剂在墙角铺上一整排。 不少居民因为居住空间不足, 就在楼道堆放杂物, 甚至还将煤气灶放在家门口,而楼内地板、楼梯都是木质结构,消防隐患日增。
吴继敏告诉记者,一些老邻居早年将房屋出售或出租,搬迁到了沪郊新房。但更多老邻居考虑到云水别墅优越的地理位置,都不愿搬离。“到徐家汇和淮海路、 去中山医院看病都很方便,小区对面就是向阳小学。 ”
(下转第2版)

上海市中心 86 年历史新式里弄原拆原建
龙年新春后首批居民即将回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