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一同出席介绍《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制度政策衔接配套
我国有近三亿老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看来,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 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为此,《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称, 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协同原则,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兼顾老年期需求和全生命周期准备,统筹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加强制度政策衔接配套, 整体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 发展社区食堂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表示,下一步, 商务部将立足职能,积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更好满足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重点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试点地区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食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提高便民服务“温度”;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对外开放载体,加强银发经济跨区域、国际性合作;三是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发展支撑。 实施家政兴农行动, 从供给端入手,鼓励引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居家老年人的照护服务。
民政部: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称,民政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包括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完善养老照护服务,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 二是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推进适老化改造, 发展养老金融等。 如制定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 拓宽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渠道,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如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 全面压降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风险。
工信部: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近年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称,据统计,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元, 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 何亚琼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 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具体来说,一是拓展渠道。培育老年用品的展会、博览会,让更多老年人能够找到质优的老年用品, 开展孝老爱老消费活动, 每年优选推出上亿件覆盖不同场景、 不同消费需求的老年人用品。 二是强化标准引领。 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标准体系。 优先在家电、家具、制鞋等领域发布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从产品质量规范上对企业提出要求。 三是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的温度和爱心, 引导企业针对老年人不同场景、高品质的需求,提供优质适用的服务。(来源: 证券日报网 记者 杜雨萌)

万亿元规模银发经济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