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春
初春是养生的重要时段, 而晒太阳则是初春时节较为适宜的养生手段。
相比于冬天的“冷阳”和夏天的“骄阳”,初春的阳光显得柔和了许多,不仅能避免寒气入侵以及晒伤的风险,而且也能让身体更加充分地接纳阳光,补充冬天的损耗,并起到调补阳气、维持身体阴阳平衡的效果。
晒太阳是一种吸纳、 补充身体阳气的方式。 其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阳气水平,还能让血气循环更加旺盛,尤其是对于身体衰弱的老人而言,其可以促进器官功能、萌生气血,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晒太阳在中医中也被称为“采日精”,采集阳光生发阳气, 巩固身体气血基础,也是提高免疫力的一种方法。初春万物苏醒,流感病毒频发,晒太阳可以提高免疫力,也能降低病毒侵扰的风险。
初春时节晒太阳讲究方法。 为了利用好初春时节晒太阳的时间, 在上午6-10点的时候,阳光的紫外线弱、红外线强,而温度也在缓缓上升,因此适合晒脚踝,不仅能够驱逐寒气,对于起床后经常脚趾冰凉、酸麻的老人而言也能起到不错的缓和效果。
上午10点-下午4点是阳光质量最好的时候,晒头顶更有利于身体的阳气汇聚,提高摄取效率,而身体的气血也能运转得更加流畅。
下午4点后的阳光中红外线占比较低,而紫外线占比却较高。 在这个时间段晒太阳,身体转化维生素D的效率也更高,因此适当晒后背可以增加后背脊骨储存维生素D的效率,有利于促进骨骼钙质的吸收, 继而预防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晒太阳虽好,但同样也需要有节制。一般而言,在每段时间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毕竟阳气摄取过多也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衡,并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初春时节宜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