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吴雅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殷善开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中耳粘膜、骨膜或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耳内长期或间隙性流脓、 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依据病理及临床表现, 此病可划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三型。无论何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以改善疗效,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以往中耳炎手术后面神经麻痹、 感音神经性聋、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的确占有一定比例, 而这也是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鼓室成形技术的迅速发展, 与手术有关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应注意六点。 第一是包括单纯型在内的各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确诊后即应当接受手术治疗。
第二是虽然绝大多数的患者均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良好的疗效, 但是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的听力康复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是内耳功能不良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在术后不能提高听力。
第四是通常认为中耳炎静止期, 也就是耳流脓停止3个月后手术效果最佳, 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对于少数药物难以控制耳流脓的患者, 在强有力的抗生素支持下手术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第五是患者在手术前应当接受耳科医生的专科检查并进行相关的临床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类型、判定预后及确定手术方案。
第六是手术后无需特殊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术后7天便可拆除切口的缝线,10-14天可取出耳道内的填塞物, 以后只需按照医嘱进行随访、换药即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