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 晓
近日, 徐汇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酒店拖欠工程款一案开展执行, 宏火公司2016年与中建七局签订《施工合同》,耗费3000余万元对建国西路上的两栋楼内部进行整装开设酒店,工程于2017年完工,但工程款始终拖欠没有还清。去年4月,上海徐汇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中建七局支付逾期竣工违约金160万元,并赔偿因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损失75万元,宏火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1800余万元。 然而,判决生效后,宏火公司未能依照生效判决履行相应义务, 因此中建七局向上海徐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在法院的多次督促下,宏火公司向申请人支付了近600万元,但对于剩余的1300万元却始终拖延,徐汇法院于是选择上门执行,对酒店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 执行现场,被执行人表示由于疫情影响酒店经营也是举步维艰,无法一次性还清债务,但申请人又急需回款,申请人提出拍卖酒店经营权来实现自己的债权,但法官发现酒店的经营状况确实如被执行人所说并不是很好,但为了履行义务,依然积极筹款,并与申请人协商还款,这和那些有经济能力而恶意拖欠、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本质上是不同的。 同时,拍卖经营权会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
上海徐汇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武博表示:“如果拍卖被执行人的经营权,可能导致后续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员工的就业问题、酒店后续金融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法院考虑到营造比较好的营商环境,也没有轻易地来启动拍卖程序。 ”
最终, 执行法官在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并对宏火公司实际财务状况进行查实, 查出相关账户内有100余万元并于当天进行扣划。 同时, 执行法官进一步为双方搭建协商平台,提出以分期付款的形式, 促成申请人于今年底前将应收的1200余万元全部收回。
最终,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从8月至12月底,分5次按照一定金额将剩余1200万元还清。 疫情之下,徐汇法院在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生存空间, 保障企业背后员工的就业问题,维护和谐稳定的区域营商环境。

拖欠工程款 1300 万元徐汇法院搭台协商分期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