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柴斌
本报讯 在斜土街道商圈内,“日晖有戏”戏曲文化节的精彩依旧在延续。除了吃饭与购物外还能近距离欣赏戏曲、玩各种打卡小游戏、逛戏曲文创市集。10月8日晚,为期三天的“戏曲之夜”在保利时光里唱响, 首日带来的是越剧和淮剧专场,10月9日和10月10日晚则为市民奉上了沪剧评弹专场和京昆戏曲专场表演(如图 资料)。
10月8日18时30分, 保利时光里传出了阵阵悠扬的戏曲声, 逛街的市民们循声而来, 并在商场中庭内的广场上欣赏了来自上海越剧院和上海淮剧院的演员们演唱的《红楼梦》《挂画》《追鱼》《打神告庙》 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选段,而专业的表演和生动的唱腔赢得了台下居民们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一些戏迷们也跟随着戏曲的节奏哼唱了起来。 除了老一辈的戏迷,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在场边驻足欣赏,听了一会儿就入迷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如此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文化同样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
文创市集是人文的具象表达, 作为“戏曲之夜”的另一重磅板块,戏曲夜市在商场中庭的西侧举行, 本次为期三天的市集汇聚了20家以上的文创品牌,为市集注入了更多时尚化和生活化的力量, 市民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类包含戏曲元素的文创产品, 还可以体验非遗海派面塑、非遗上海剪纸、非遗京剧名家脸谱画等一系列的传统技艺, 感受指尖上的艺术。
记者在现场发现,如今的文创产品,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精致和美观, 实用性也越来越成为创作者们考虑的首要元素, 红楼梦印花T恤与具有戏曲元素的手提包同时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借助“日晖有戏”这一戏曲品牌,京昆越沪评弹等传统的戏曲表演开始从剧院走向社区,从高雅走向大众,戏曲不再只是戏迷们的专享, 它正在逐渐演化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不是戏迷的市民也能够享受戏曲带来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