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何秋生 题图、题字/黄珈玥、相海勇
每个人身体的付出都是有上限和极限的,即使是钢铁也经不住磨损。眼前六十七岁的陆志刚, 明显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为确保血液质量,更好地救人,身有残疾的陆志刚, 多年来很注重锻炼身体和饮食结构。但因其捐赠意愿强烈,尽管超过国家提倡的五十五周岁年龄上限,在签署了自愿承担责任的承诺书后,他还是五次超龄献血。 他的老友、 凌云街道和平居民区原党支部书记周伟明,红着眼眶心疼地说:“他这条路一旦跨出去,就没有办法回头了……”
事实上,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他却一次次给自己的身体做减法, 付出了巨大代价
陆志刚忘不掉2010年的那次献血。一位身怀双胞胎的白血病孕妇从四川赶到上海动手术。对此,上海红十字会十分重视,广泛征集献血志愿者,最后好不容易召集到了4名愿意捐献血小板的人。就在开始捐献的时候, 意外发生了。 就在4名捐献者中, 其中两名酒精严重超标(据了解,实际是本人改变主意不想捐献,故意大量饮酒),孕妇患者已经上了手术台,这可是三条生命啊!一旦血小板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关头, 医生找陆志刚商量:“陆先生,情况危急,您能不能献双份血?”对于捐献血小板的人来说, 捐献双份血身体所要付出的能量, 实际上是常规献血者的四倍。当时已是56岁的陆志刚按照国家规定的55岁年龄上限,已是“超龄献血者”。 更何况献出双份血小板,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医生没有丝毫隐瞒,把最坏的结果告诉了陆志刚,献与不献,全由本人决定。
一念生一念死的天平此刻就摆在陆志刚和另外三条生命面前。
已经献了十六年血的陆志刚,此时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要知道“蝼蚁也会贪生”,何况是这么一位堂堂八尺身躯的人。可一想到正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和其腹中的两个胎儿,善良的陆志刚,把生的天平再次倾斜到了他人的一端。陆志刚用一对坚毅的眼神,对着医生说:“即使自己保不住命,能用一条命换三条命,值了! ”说完,签好自愿书,躺上了病床……
躺在输血床上的陆志刚, 一双眼睛带着生命之光, 深情地看着自己全身的血液在分离机里来回滚动,经过14遍反复过滤之后,他体内双倍的血小板,此刻就像一条生命之河, 正静静地流进了白血病孕妇的体内……
三条生命同时得救了!
完成双倍捐献血小板后的陆志刚,憔悴的脸上充满成就感, 嘴角上微微绽开一种胜利者的微笑。 他舒缓地合双上眼, 静静地呼吸着……或许是他坚强的意志,或许是上苍有意对好人的眷顾,陆志刚挺过了风险还活着, 只是觉得浑身无力想静静地躺一会。 人们能从他那双深深的眼眸里, 看到一种拯救生命后发自内心的自豪……
……
医生给他体内补充了些营养液,在病床上躺了6个小时后, 陆志刚爬起来打车回家了。所有过程,陆志刚都是瞒着妻子孩子的。陆志刚告诉笔者,他平日里最不喜欢闻鸡汤的那个味。 可这次回到家, 他却主动跟妻子说:“给我买只老母鸡炖炖吧,我身体有些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