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葛海燕
美国研究者在对3000名老年人追踪研究14年后发现,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与人相处融洽、积极投身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好、寿命长;而那些个性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社会交往的老年人正相反,健康状况差、寿命短,患病率是前者的1.5倍, 死亡率更是前者的2.5倍。由此可见,老年人不可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和心理因素对于生理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心理因素的改变对于人的生理状态的影响是长远的。 心理活动是人的一种内在现象,有着独特的生理基础,即受大脑支配。如果大脑的机能即心理指向积极, 机体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指向消极,机体就会向消极方向发展,所以心理是生命的指挥棒。
抽去老人们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消极的心理,正是消极不健康的心理一点一点削弱了他们的生命力,并蚕食了他们的生命力,这种“自我摧残”是老年人最大的不幸。
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广阔、健全、慷慨的心,再加上一个不让年纪上身的决心,就可以形成年轻的源泉,而这样的源泉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
对于老年人而言, 家人和邻里的态度非常重要, 因为其是老年人生存的人文环境,环境的好坏事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 老年人一定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营造权掌握在老年人自己手里, 老年人是营造的主体,也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一工程的工匠。
人文环境是否良好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老年人自己的心理是否积极健康,对于一个成天愁眉苦脸或终日喋喋不休抱怨的老年人而言, 其自身的人文生存环境一定非常糟糕。 相反, 对于拥有积极健康心理的老年人而言, 良好的人文生存环境也是不请自来。
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人的生命力。 老年人积极健康的心理可以激发出超凡的生命潜能, 增强生命的力量,提升生命的力度。

老年人抵抗衰老不可忽视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