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理论著作《童话学》和一部经典童话《神笔马良》奠定了洪汛涛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 他的包容性、创新能力、宽广视野、引领者姿态,尤其是在童话上的成就与建树,至今熠熠生辉。
洪汛涛(1928.4.9~2001.9.22),浙江浦江县人、后定居上海。文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出版家、活动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秘书长。 他被誉为“神笔马良之父”,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童话十家”。
他创作的童话《神笔马良》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童话《狼毫笔的来历》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童话《神笔牛良》获首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理论《童话学》获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优秀专著奖;电影《神笔》获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曾获国际奖项。
《神笔马良》有着丰富内涵、文化底蕴、中国风格、民族气派,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它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这篇童话作品的篇幅不长,故事也并不复杂。作品出色地塑造了马良这个勤奋、好学、机智、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 尽管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古代”的,传奇性的,但依然可以给小读者以现实的教益,这也启迪人们:童话作品生命力的是否久远,离不开童话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马良”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一起来到了新疆帕米尔高原拉齐尼小学,给孩子们送“六一”礼物。 这是以因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应用牺牲的英雄护边员拉齐尼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有300多名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是和拉齐尼一样是护边员,为守护祖国美丽山河,常数十天不能回家。 学校里去过喀什县城的孩子不足半数,更别提乌鲁木齐了。第一次看到神笔马良的故事的塞甫拉·阿米尔夏兴奋地瞪大了双眼,他希望自己也有一支神笔,可以给父亲画一双带毛的手套———因父亲巡逻用的手套早已磨破,却没有时间去买新手套。神笔马良不但给孩子们带去了快乐和希望、更带去了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与梦想。
《神笔马良》还具备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富有诗情画意。 作品的节奏相当鲜明,马良画画的过程和性格的发展,极富有层次感。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意境。 读者的感情,就会随着童话的发展而发展,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愉悦。 只要读一读,就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音乐美、诗意美和作者奔突的激情。
春华秋实,《神笔马良》取得了辉煌的出版成就。 据统计,《神笔马良》的各类图书出版物累计畅销逾千万册。195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低幼版《神笔》, 在17年时间里发行358.6万册。改革开放初期,《神笔》东渡日本,又开了中国绘本走向世界的先河。
国内许多画家如万籁鸣、 张光宇、程十发、杨永青、方增先、曲建方等,都曾为《神笔马良》挥毫泼墨,画过插图。这些图文并茂的《神笔马良》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融于一体的精湛之作。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神笔马良》这个神奇的故事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经过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检验和认可而流传下来。它是读者感兴趣的故事,它的叙述方式是最民族的内容、最国际的表达,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神笔马良》的译本和课本,不少人在研究《神笔马良》,写出了许多评论文章和论文。 2013年4月9日,洪汛涛诞辰85周年纪念日时,谷歌网站首页全天呈现《神笔马良》插图,代表全球读者向《神笔马良》及其作者致敬。
201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的“世界画中国”活动选择了一种开放式的命题:《神笔马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01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国家图书馆举办“《神笔马良》图画书全球版本大展”,在京沪两地巡展。
六十五载倏忽而过,“马良”归来仍是少年。正如作家秦文君讲的那样:《神笔马良》是没有时间标签的作品,能永久地表现有趣的故事。
洪汛涛曾说过:“我的一生,我的一切,希望能付给童话。 ”今年9月22日是洪汛涛逝世20周年, 也是《神笔马良》出版65周年,电影《神笔》出品65周年以及《童话学》出版35周年。 正如作家徐鲁说,“对这位童话大师最好的纪念, 当然就是重新阅读他留下的作品,这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少有的几座高峰之一。 ”
(作者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

童话的一生
--纪念洪汛涛逝世二十周年筅 洪画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