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位于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层的户外康复运动广场是一座17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如图 资料),它靠着高颜值与硬实力成为了一批人心中的“网红”,而其只是“健康上海行动”发布以来我区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
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中心由两部分组成,即200平方米的康复治疗大厅和170平方米的户外康复广场,前者包括作业治疗区、 步态训练区、PT/SET悬吊区、上下肢智慧康复区等,配有包括智慧康复设备在内的多种康复设备;后者包含康复步道、步行测评区、康复心愿交流区等。
作为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之一,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徐汇区域内构建的“上下联动”康复服务网络,通过门诊、病房、站点及出诊、家庭病床等开展适合社区的多种形式康复服务。目前,医疗项目涵盖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 言语治疗等37项,涉及脑卒中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心脏康复等领域, 全年可实现康复服务4万人次,治疗10万项次。
徐汇区中心医院则是上海市首家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公立医院, 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市徐汇“云医院”医疗健康中心,已在偏远贫困地区开设了800多个远程医疗点,切实担当健康扶贫使命,今年荣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为了满足居民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我区因地制宜交出了一份“优质答卷”。一方面,融合文体资源,打造徐汇滨江健身带; 另一方面, 融入社区治理,“邻里汇”融合了生活、为老、健康、文化、托育等40多项服务, 智慧健康驿站等设施成为了“标配”,也是引领健康生活风尚的社区地标。
2020年我区内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85.94岁,位居全市前列,千人口全科医师数、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等多个指标,提前达成上海行动2030年预期目标。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