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嘶马(原名郭家庄),相传岳飞曾在这儿拴过马,因战马嘶鸣而得名。 为扬子江边一小镇,因发生塌江事件,面积缩小了,现成了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嘶马村。 这么个小地方, 却出了一道名菜: 嘶马拉豆腐。 它是淮扬菜系中,一道美味佳肴,可与扬州狮子头媲美。
嘶马拉豆腐的由来,可追溯至南宋时期,传说由当地禅寺僧人创制。 主料为盐卤老豆腐一块,配以香菇、竹笋、菠菜等食材,经三次勾芡与三次素油烹制,通过“拉”的技法,将豆腐拉成线,分阶段打入白糖、酱油等调料……成品表层复盖琥珀色麻油, 下层呈现腐乳白、竹笋黄、香菇褐的效果,品尝一下,如脂羹般美不胜收。
注意,刚端上桌时,千万心急不得! 因其表面被一层油封住,看似不冒热气,内里却炙热滚烫,一不小心,就被烫了舌头。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说的就是这种拉豆腐。
乡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李鸿章在洋人处受招待,见端上桌的是一盆冒烟的洋玩意儿(冰激凌), 从来没有见过冰激凌的李鸿章, 犹豫了半天不敢动筷……受到一桌洋人的耻笑。 回来后,李鸿章越想越气,便吩咐随从去请做嘶马拉豆腐的师傅来,再回请洋人……洋人见端上桌的是一盆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便迫不急待地一勺吞下,只听“啊呀”一声,已烫坏了他的舌头, 当场狼狈不堪!李鸿章见状哈哈大笑,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每次回乡,亲友们总忘不了在饭桌上, 把这盆拉豆腐放到我的面前,让我又品尝到了家乡的滋味……如今,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回乡的次数也少了……亲友们有便车来沪时, 便把拉好的豆腐装在一个闷锅里,经过近300公里的驰驱送上我的餐桌时,哈哈,还是热的呢。
嘶马拉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