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芊
在徐汇“一街一品”的璀璨版图上,枫林街道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全力构筑融通资源、赋能发展的创新高地。区域内汇聚了中山医院、肿瘤医院等顶尖医疗资源, 以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重镇。 上海医药·上药控股、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尔施等5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和上市公司也纷纷落户,共同构建起枫林生命健康科创街区,形成从研发转化、临床验证到产业化的完整生态链,持续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健康创新实景图。
融链聚智打造产业协同“会客厅”
产业发展的活力,始于成果的展示与资源的融合。在枫林街道,徐汇区生命健康产业展示厅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这里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资源对接与产业融合的桥梁。
展厅通过动态数据图表、沉浸式影像与VR互动体验,将复杂科研过程转化为直观体验,打通公众理解生命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内容系统分为“创新资源”“创新全链条”“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四大板块,全面勾勒出枫林生命健康产业的深厚根基与蓬勃活力。
展厅也成为政府、 企业、医院、高校协同创新的连接点。 通过定期举办路演、沙龙与临床对接活动,有效推动“学术成果”走向“市场产品”, 助力徐汇构建“枫林核心区—漕开发—西岸生命蓝湾”的产业金三角。
筑巢引凤构建产业成长“强载体”
产业生态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实体空间的坚实支撑。枫林集团积极打造“1+6+X”环高校院所转化中心,已建成运营5家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专业孵化器,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这些孵化器与顶尖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深度融合,共同培育创新种子。
截至2025年9月底, 平台已吸引109家创新企业入驻,不仅集聚了上药、扬子江等行业的“参天大树”,也孕育了噬菌体治疗、阿兹海默症诊断、肿瘤疫苗治疗、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等新兴“灌木新苗”, 共同构成一片“创新雨林”。
作为徐汇区生命健康产业的核心运营平台,枫林集团还构建了“成熟运营—新建在即—前瞻规划”三级载体体系,目前持有并运营约60万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专业空间。成熟载体如枫林国际中心、枫林科创园等,已成为总部经济与数字医疗的集聚地;枫林汇创谷、枫林枫篁谷则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功能布局。
精准服务打通企业办事“快车道”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全链条的精准服务。 在区政府支持下,枫林街道积极对接徐汇区首个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 为企业提供从政策辅导、材料申报到现场验收的“全流程陪伴式服务”。通过专人对接、靠前指导,显著提升了企业申报材料的规范性与审批效率。
此外,街道还落实“企事快办”机制,在重点产业街区设立工作站点,推动“送码上门”服务全覆盖,确保企业诉求“一码直达”、高效响应。曾有一家企业因账户冻结陷入困境,服务团队在2天内协助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迅速恢复运营。
多维赋能优化营商服务“软环境”
为保障服务落地生根,街道组建“4+X”营商服务团队,整合多方专业力量,精准对接企业诉求。由街区党支部组织的互助共建平台则聚焦小微企业成长,以“诊断—施策—赋能” 模式激活微观主体活力。
面对部分楼宇招租压力大、设施老旧等挑战,街道通过丰富楼宇园区联席会形式,组织运营方考察学习,共商纾困举措。
在人才服务方面,街道主动推出定制化健康服务包,拓展企业职工在中心城区的租房选择。同时,依托“宛美市集”“医邻友好社区”等品牌活动,将商业活力与社区温情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人才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