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正处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 各大信息平台, 如抖音、快手、微信等发展得如火如荼; 几乎所有的新闻、 影视、综艺、游戏,均可从手机中获取。刷手机已然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机不离手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
书,似乎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 不过,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十点读书等读书平台一个个涌现,还有个人组群读书,人们似乎正在回归。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在8个月内读了70本书, 差不多每三天半一本,着实令人钦佩。
读书,可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可领略祖国的山河壮美,也可聆听前人的谆谆教导,尤其是当自己的思想与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时,不禁拍案叫绝,将其视为知己。
汉代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使人聪明, 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使人善于思考。 阅读过程中,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方能将前人的学问融会贯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塑造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所以卡笛尔说:我思故我在。 能与智者对话,岂不快哉。
由此可见,读书,既可以使人心胸豁达, 目光高远,又能清心养性,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 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
读书, 可以不拘时间地点。 宁静淡雅、空气温婉的清晨, 头脑清醒而神情专注,可以读一些专业或哲学书籍;夕阳西下、 余晖挥洒的黄昏,结束一天的辛劳, 沏上一壶新茶,可以读几篇历史,翻几章传记;月色朦胧,树影婆娑的夜晚,听风儿轻轻,时钟滴答,可以读一些小说,诗集,放松一天紧张的心情。
当然,读书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将几本书分别散落各处,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书;不同的心情,读不一样的文章;也不必非得读完一本再打开第二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做一个无拘无束、愉快的读者。

一缕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