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中学 赵紫金铭
最近,我利用课后时间研读了孙甘露老师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新作———《千里江山图》一书。 按下“标记读完”的那一刻,窗外的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望着这或许百年前也落在革命志士们窗前冰冷的雨,我不禁湿了眼眶……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距离我最近的革命纪念地。 从小到大,我常常会去瞻仰长眠此地的英雄烈士们,但慢慢大了,我才逐渐感悟出百年前的英雄们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悲壮精神,那是一种舍身而取义的无畏。
方云平、方云平之子、叶桃、陈千里、陈千元、无名氏、凌汶、林石、董慧文、卫达夫、李汉、梁士超、田非、秦传安……每一个名字想起来都是那么熟悉,他们不都是为了建立他们心中的千里江山, 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吗? 在“千里江山图”小组中,虽唯有陈千里一人经过专业训练,但他们最终还是胜利了,这个胜利是用他们的精神和血肉凝聚而来的。
在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下,其实是暗潮涌动,书中是如此,而历史只会更加汹涌澎湃。 书中陈千元与董慧文这对伉俪令我难忘。 翻译家和教员,在那个年代是无比适配的一对,在虹口公园看球时,为了同志的安全,两人双双献身革命。 这让我想起了同样牺牲在龙华的蔡博真和伍仲文烈士,在囚车上举行婚礼, 有同志们激昂高唱的《国际歌》, 这就是革命者们心中最高尚盛大的婚礼。
回望百年党史, 革命者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理想、 是缱绻缠绵的爱情、是硝烟里的浪漫、是刑场上的决绝。 他们是真正的“小清新”,因为他们清新,所以更清醒。 他们期许过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生活;也想与爱人孩子一同走在没有暗探、没有“尾巴”、没有冷枪的阳光下,但他们面对牺牲时是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倒下的那一刻,会有更多的同志前仆后继而来。 他们的鲜血如燎原的星星之火散播在神州大地,未来, 是插满赤旗的中国。“人生之路行将走到终点, 伉俪共同信仰永远不变! ”他们虽然没有白头偕老,但他们用自己的爱情和信仰,在百年党史中书写了不朽的极致浪漫……
小说的明线是营救“浩瀚”同志,暗线是揪出组内叛徒,明暗交错,地点也随之快速变换,读来仿佛置身于白色恐怖下的紧张工作中。小说中人物繁而不乱,他们是父亲、爱人、同志、兄弟,他们有亲情、爱情、友情、兄弟情,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表现出革命志士们舍“小爱”为“大爱”的无畏和勇敢,作者的笔触完美无瑕地呈现了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此书的尾声我非常喜欢,戛然而止的悲喜交加,让我默默沉浸在遐想着小组成员都已远离危险、脱离险境的欢喜中,而附录中的牺牲名单残酷地让我再次面对真实的历史、狠狠地击破了我喜悦的浮想。这便是事实,也是现实,历史就是如此惊心动魄的生死悲壮。
作者犹如一位历史老叟,打一盏夜灯,用那封让我久久难忘的没有署名的信,指引我读懂善恶、贪婪和信仰。借用同样牺牲在龙华的殷夫烈士的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们同为一个时代,都有着理想的肌骨,他们是一群有着坚定信仰的英雄。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我会再次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替你们看看春天的桃花、看看卓越的上海,还有你们披荆斩棘奋斗而来的盛世……

千里江山,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