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国祥
在我的书柜里, 静静地躺着一册泛了黄的珍藏本《少年作文知识讲话》。 它的封面是学生作文簿图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版, 作者刘厚明。 定价2角。
我小学三年级时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该书, 每天看啊看啊舍不得放下,借阅期满了,仍舍不得去还。 后来虽然依依不舍地还掉了, 但每个图书室开放日我都要去转一转, 可是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我想喜欢它的同学一定有很多吧。
不久后“文革”爆发,学校里一片混乱。
当年图书室的老师让我留着这本大难不死的少年作文指导书的时候, 大概不会想到我这一留,已然将近六十年了。
《少年作文知识讲话》系统地讲授了少年作文的基本知识。从“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开始,一路讲到“怎样修改文章”。 全书的叙述方式既娓娓道来又循序渐进, 口语化的文字生动而有趣味,令我这个小小少年百读而不厌。 特别是书中讲述到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和诗人贾岛一同“推敲”的故事,让我不仅学到了文史知识,更是从这段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的历史佳话中领悟到了作文的快乐。
我牢牢记住书中讲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作文贵有真性情”的道理,并且学而时习之。不论是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的自学, 还是成年后在工作中的写作,或是闲暇时涂抹些散文随笔小文,我始终在它由白渐黄的书页里汲取着养料。 几十年来,这本书俨然成了我生命中的珍宝。
时间来到了2007年的暑期,我在《新民晚报》“我的魅力老师”征文活动中,发表了怀念自己两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小文,进而又联想到了《少年作文知识讲话》的著作者———远在北京的刘厚明老师。 特别是后来几年中我又在报纸上陆续写了几篇怀旧的小文, 对刘老师的思念与感念之情便愈加强烈起来,就借助互联网踏上了寻师之旅。 可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却是不幸的消息———刘老师已经于1989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谢世,英年五十又五。 许多资料表明:刘厚明老师毕生致力于少儿文学事业,学术成果丰硕。 然天不假年,令万千少年学子痛失良师。
今天,我在走向夕阳的路上点燃一柱心香,默默地祭奠远去的刘老师。 他的《少年作文知识讲话》也一定会是我们心底间共同的珍藏和至老不渝的挚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