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婷
“楼上漏水导致房屋天花板损坏, 产生损失该如何解决? ”“父母过世子女都在国外,遗产该如何分配呢?”以往一个问题解决需要辗转多个地方,如今徐汇市民通过“一扇门”就能“一站式”解决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咨询、普法宣传、公证服务、司法鉴定6类公益法律服务。
“门诊式”服务很周到百姓也能体验数字终端
在漕东支路81号的徐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前来进行法律援助咨询的市民正在服务大厅排队等待取号,一个环形岛台承担起了“导医台”的作用,通过指尖触碰“数字岛”生成的数字化内容,市民不仅可以迅速了解法律服务中心各个区域的功能,还能自助完成现场取号、 文件生成、法律资源查询、调解员选择等服务。如果老年人不明白如何进行电子化操作,现场工作人员会立即答疑解惑。
前来办理调解业务的杨女士刚从一个名为“智慧仓”的小房间里出来。 记者了解到,这个小屋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不仅配备了高拍仪和高速扫描仪,可以为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证据材料的扫描、上传、下载及打印服务外,还提供了徐汇法治地图,市民可以查询辖区内的法律服务详细信息,针对调解、仲裁等问题也能一键立案。
数字赋能法律服务律师入驻“生活盒子”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提高法律服务群众的水平呢? 在徐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有一支由500余名律师组成的公益法律服务团, 依托12348云客厅视频会议、远程帮助等功能,载入社区“生活盒子”的27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客厅, 提供在线公共法律服务。 居民可以到这个客厅里听听专家的专业意见,轻松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
非诉调解挺在前矛盾化解在身边
步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首先跃入视线的是一面熠熠生辉的“骨干人民调解员名录墙”,这面墙凝聚着500余名调解精英的力量。这支队伍涵盖了全国模范调解员、平安英雄乃至各行业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民调解专家,他们以坚实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努力,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 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深度发展与创新实践。
自2019年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正式挂牌以来,大调解工作体制日臻完善,成效显著。 近年来,平均每年近3万件基层矛盾纠纷在此得到了妥善处理,调解工作由此迈入了创新发展的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