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宜修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长桥街道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让非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中华文化传承氛围感染人心。
6月11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丝竹乐团聚集在长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剧场,在这场“清和拾遗 丝竹雅韵”长三角江南丝竹优秀团队交流展演音乐会中交流各自的“人气”高招。
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演奏的《锣鼓云庆》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悠扬丝竹声充盈整个剧场, 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赞美; 太仓市五洋丝竹乐团的《三六》乐曲旋律流畅活泼,顿挫分明,洋溢着欢乐的情绪; 闵行区群艺馆丝竹乐社丝韵组合的《昆韵》以层层推进的手法,展现了昆曲音乐清秀含蓄的古韵之美; 上海师范大学锦瑟江南丝竹乐团的《欢乐歌》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最后,江阴市暨阳国乐社的《行街》曲调优美流畅,清新活泼。据统计,当天有300多位居民走进音乐会,其中近一半是亲子组合。 传承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和引导,是长桥街道一直以来坚持推广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长桥街道是江南丝竹的保护单位,长期将丝竹之韵融入社区建设和校园文化,先后组建了长桥申韵丝竹乐团、长桥新苗丝竹乐队、长桥江南丝竹乐团,并在社区内多所学校建立传习点,形成了“学校为主导,政府机构有效指导,社会力量鼎力支持”的长桥模式。
就在前一天,长桥街道还联合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首届(2023)上海市“寻找海派文小创”活动,邀请社区青少年参观“清和拾遗”黄杨木雕传习班优秀师生作品展。
长桥街道在2019年成立黄杨木雕传习班,目前已培育了30多名优秀学员。 传承班学员颜洪在现场给居民们展示了黄杨木雕的雕刻技艺, 区级传承人常俊杰为青少年们讲解了海派黄杨木雕的历史与特点,并启发大家进行简单的文创IP设计。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长桥居民在一首首江南丝竹乐曲、 一个个黄杨木雕作品中,感受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感叹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据了解,街道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持续进行中,其中,黄杨木雕作品展将持续免费向公众开放至6月30日,感兴趣的居民可以前往罗香路237号长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参观。

江南丝竹展演、黄杨木雕制作……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