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文菁 王卫民
他或许是你的父亲母亲,买菜烧饭过寻常日子,和其他老人没啥两样;他或许早已有了第三代,也曾在学校门口着急等待,帮你带娃让你安心;但只要场景转换,当音乐响起,灯光亮起,舞台上的那个他就彷佛被施了魔法:身形款款,巧笑嫣然,潇洒顾盼。聚光灯下,哪怕白的发染霜,他依然重回那个脚底有风、眼里有光的文艺少年。
6月8日,“爱舞徐汇 寻梦芳华”2023上海市民文化节“梦想舞蹈团”市民舞蹈(广场舞)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在田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徐汇区文化馆和各街镇的13支舞蹈队同台竞技, 年龄跨度在55—65岁的这一群阿姨爷叔,把他们最好的状态、最美的舞姿呈现在观众和评委面前。
市民舞蹈大赛是上海市民展现多姿风采的舞台,也是追求生活质量、享受艺术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市民舞蹈大赛的创作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直击心灵的高质量作品频频涌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具丰富性和原创性。 徐汇的市民广场舞大赛也从最初的健身舞华丽蜕变, 成为融合各种舞蹈元素的群文舞蹈展示平台。
当天展演中,徐汇区文化馆芳菲舞蹈团以欢快的音乐节奏为背景,将青春活力的流行舞与中国古典舞蹈元素和传统武术咏春拳的动作相结合,展示了新时代广场舞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魅力。
田林街道排舞队的姐姐们以女性特有的柔美,呈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 在作品《桃花雨》中,她们清颜白衫,青丝墨染,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乐声婉转于耳畔,手中纸伞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行云流水,龙飞凤舞。
漕河泾男子舞蹈队由一群平均年龄67岁、热爱生活也热爱舞蹈的“老男孩”组成,继在2020年市民舞蹈大赛中以作品《摇滚男孩》大放光彩后,今年,青年编导徐龙从生活中寻找独特的“海派文化”元素,在流行舞基础上融合爵士乐元素,以轻快、欢乐、浪漫的氛围作为主基调,呈现新作《爵士男孩》,表达海派文化的精神衔接。
最终,漕河泾街道男子舞蹈队、徐汇区文化馆芳菲舞蹈团、田林街道排舞队分获前三,当天胜出的9支队伍将继续参加市一级比赛。

享受舞台的他们闪闪发光